在广西钦州,有一处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地方——冯子材故居。踏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与这位民族英雄展开一场跨越百年的对话。
冯子材,这位清末著名的抗法名将,1818年出生于钦州。中法战争爆发时,年近七旬的他临危受命,抬棺出征,以“短衣草履,佩刀督队”的英勇姿态,在镇南关浴血奋战。他身先士卒,带领士兵杀入敌阵,大败法军,取得了镇南关大捷,随后乘胜追击,接连攻克文渊、谅城等地 ,重伤法军主帅尼格里,令法国总理茹费里领导的内阁垮台。这场大捷不仅是他个人军事生涯的高光时刻,更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中的一次伟大胜利,让清政府免于割地赔款之辱。
故居建于1876年,又名宫保第,占地面积广阔,采用“三排九”典型清代南方府第建筑模式,共3排9座27间。建筑采用抬梁式砖木结构,灰墙素瓦,不事雕琢,质朴而庄重,一如冯子材将军的为人。
走进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阔的演兵场,仿佛能看到当年士兵们操练的身影。场中立着冯子材半身像,他面容坚毅,目视远方,似乎仍在守护着这片土地。主屋内常设冯子材生平事迹展,丰富的史料和实物,生动地展现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从早年的坎坷经历,到镇压太平天国,再到后来的抗法卫国,每一段历史都让人感慨万千。
漫步在故居中,我不禁思考: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是什么支撑着冯子材将军在古稀之年仍能奋勇杀敌、保家卫国?是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担当,还是那份与生俱来的英雄气概?我想,或许兼而有之。他的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英雄并非遥不可及,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光芒,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参观完冯子材故居,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冯子材将军的英雄事迹和爱国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前进道路上的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