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锦州
再见锦州(外一篇)
七八年前,因工作关系我常来锦州。对锦州的印象并不是很好,街道狭窄、人多车杂、地面脏乱。
还记得第一次到锦州是个清晨,当我走在路边的人行道上,一会儿一辆摩托车从我身旁就在人行道上呼啸而过,弄的我小心脏嘣嘣直跳。
认识了几个能坦诚相待的朋友,是印象中锦州留给我的最好的一面。
今天,因工作关系,再到锦州逗留一天。猛然发现,城市还是那个不大的城市,高楼似乎也未增加几许,但是走在这座城市里,却似乎有了一种很不一样的感受。
从火车站坐虎跃到锦州港,一路顺畅,出主城区已是夕阳西下,车子匀速行驶在宽阔笔直的渤海大道上,司机热情、乘客和谐,右侧车窗外是笼罩在金黄色夕阳余辉下的绵延的远山。那一刻的远山像是沐浴在佛佗的光辉里,美极了,充满了生命的喜悦!
已过了旅游的季节,临近港口的街道洁净而安静,宾馆空房间很多,也不太贵。
第二天,约了多年未曾见面的客户,客户其实说是朋友更贴切,因为因工作认识近十年,但并没有过具体的业务往来。和朋友几年可能也不会联系一次,但却并不生疏。可能大家都是一类人吧,善良、实在、知足、努力、没有过度的奢求,总是认真的对待自己、他人,认真的对待工作和生活。
几个小时,聊聊这些年彼此的工作、生活变化,也顺便找寻有否业务方面的可能性,时间一晃而过。简单吃完午饭,淡淡作别,也不客气,也不假意。常常喜欢这样的朋友,不一定会常联系,但心不会远离;不一定有所求,但会坦诚以对;不需要茶也无需酒,如水不淡亦不浓。
进入锦州主城区,锦州城街道依然狭窄,人、车依然不少,但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样子,不再纷乱,不再有摩托车冷不丁由你身后从你身旁呼啸而过了。看一看,街道、路面、房屋的形制似乎还是以前的样子,可是却猛然发现放眼处一切都极洁净、规整,很多城市的乱停乱放,在今天的锦州几乎看不到。路口人们大多也遵循着红绿灯的指示而行。
再细看,不禁从心底给锦州的交通及城市管理部门暗暗竖起大拇指。本不宽敞的街道大多都规划出了机动车道、公交车道、非机动车道,标线清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街道和店铺间的空地,哪怕有一些些可能都划上了停车位,再窄处也做了充分的利用(划上了自行车、摩托车停车位),形式主义的盲道有时不得已也画进了停车位,甚至古塔公园侧门的主干道里侧都硬生生把一条行车道都画上了一列整齐的车位。
我刻意多步行了几条街道,几乎都是如此。规划标示清晰的各类车道,尽可能的规划更多的车位,几乎不见黄道牙子,也不见有单行道,很少见禁止左转右转标识,双实线双黄线单实线单黄线也远远少过我曾走过的城市,其它城市几乎无所不见的“此处请勿泊车”、“各种占车位工具”在这里几乎看不到。虽然这样稍稍会增加一些步行者的不便,但和整个城市交通的井然有序相比,这样的小小牺牲太值得了。
放眼今天中国绝大多数的城市,无不为堵车、停车而苦恼,为此浪费了太多太多的资源。太多太多的城市天天治理改善交通,却是从来不见成效,甚至越治理越堵。原因在哪?主疏而非主禁,主治而非主罚。锦州算不上大也算不上小,算不上富有也算不上贫穷,锦州也曾街道极埋汰,交通极混乱。为什么今天的锦州能做到这样井然有序,而很多别的城市却做不到?
原因恐怕还是某些部门、某些官佬爷忘了“人民”、忘了“民心”、太贪婪于罚而形于治,心里脑袋里装满了太多“勤捞”太少“勤劳”吧?!
算了,还是不想这些为妙,在心的深处只留下那些美好的遇见吧!回哈尔滨的列车已经徐徐开动了,很欣喜这一次再见锦州。
再见,锦州。
辽代古塔
再见锦州(外一篇)
七八年前我常到锦州和辽西其它县市以及交界的内蒙一带,但并未关注过太多工作之外的事,并不知晓辽西大地的漫漫历史,不知这里曾是契丹、辽的领地,当然也不曾知晓锦州城有广济寺,广济寺前有辽代古塔。
晚上的回程车票,下午没有特别安排。为了打发等车的下午时间,临时百度才知有此古塔所在,于是便欣然往之。
广济寺塔位于锦州市古塔区北三里1号广济寺古建筑群内。广济寺古建筑群距锦州火车站很近,不到三公里。火车站前乘10路公交车,五站后大润发下车往身后方步行三五分钟即到。
辽代各位皇帝及大多数百姓都崇信佛教甚至佞佛,辽代佛塔遗留有隋唐之风,又融入了宋的精雕细刻,别具一格,在佛塔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广济寺塔在广济寺正前方,始建于辽清宁三年(1057年),属典型的辽代佛塔,为八角十三级实心密檐式砖塔,是辽道宗皇帝耶律洪基为珍藏其母后所降舍利子而建。塔通体由塔基座、塔身、塔刹三部份组成。1993-1996维修后,高71.25米,是辽西最高的古代建筑。立于塔下仰视塔顶,不禁给人一种高大壮美之感。
广济寺塔,塔基上是辽代佛塔典型的塔座,塔座上部每面刻有三尊佛像,各面佛像形态不一,但皆一座二立,共8佛、16协侍(菩萨)、16飞天、24个宝盖。雕刻细腻逼真。佛像头顶上方有一暗绿色(也可能是黑色,看不确切)圆片形装饰,再上方还有三片,百度亦不知其义。每层塔檐之角均挂一铜铃。塔顶是塔刹,由莲花座、5个圆球状相轮、华盖等构成。
古塔下人不多,零星有三三两两转塔人,其中有一着土黄的僧服者、一穿百衲衣手持木鱼者。偶或有人停下脚步对着塔虔诚膜拜。
古塔旁栽有苍松,夕阳下苍松、古寺、古塔,让人不禁生出一种历史的苍茫感。
广济寺本在计划之列,因时间太晚,没能进去,稍有遗憾。据史料记载,广济寺本名普济寺,与辽宣懿皇后萧观音颇有渊源。萧观音,“姿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尤善琵琶”,是一位才貌双全之女子,生命却极其悲剧而短暂。静静伫立寺前,回望千年之前,曾经萧观音正于此处,不禁感叹、惋惜!
很小很小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就喜欢古老有历史苍茫感的物与境,至今依然。
辽金也曾叱咤风云,也曾谱写过壮丽篇章,也曾留下过无数悲欢情合。辽西大地至今留有不少辽金古迹,待将来有机会,我一定要多多寻访,走进历史,去感受那一份远不同于江南的辽阔与苍茫。
2019.10.30 夜
写于锦州至哈尔滨火车上
再见锦州(外一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