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成长励志
《五蕴六处的无我》——前言

《五蕴六处的无我》——前言

作者: 古道迹 | 来源:发表于2019-04-20 08:45 被阅读0次

罗邦聪  导师  著

法本正在结缘请购中

        世尊说无常故苦,这份无常为什么是苦?对苦的认识,需要修行人结合实际的身心,在生命的流动中去深入无常法义,深切的体认才行。无常故苦,无常为什么是苦。因为有身见的执着。无论顺心不顺心,都是执着身见的苦无常。只有对苦的了知,才能断苦的集谛。只有先知苦才能见法解脱,不知苦不可能有见法解脱的希望。

        佛法的出世在于苦和苦的止息,这一切无不是建立在五蕴身心的现象上。于根尘相触的作用中,行人需要透过缘起的流转与还灭来进行修道证灭的精勤。知苦断苦的佛法修学,需要行人明确这份有身见的苦圣谛,有情的身心确实存在忧悲恼苦、障碍、欲喜、贪嗔、热恼、有漏等。修学佛法的行人若无视身心的这些结系而仅侧重于系念一处的禅定修学,如此的修学也便难免偏离世尊的指示。只有正视身心苦无常的现象,方能更好的断除集谛的无明染爱,从而契入灭谛无累的境地。

        不论在家出家,有情都需要如实的面对生命中的诸般苦楚。通过如实知见身心内外的诸多结缚,才能明确何谓信家非家而出家学道。佛法的修行即在于明确四圣谛之理,以此四谛来正观五蕴身心,从而明确五盖与十结正是行人需要面对并解开的结缚所在。如此针对身心的烦恼结缚下手修治,有情的身心便不会轻易的随顺于这些烦恼而烦恼,也不会简单的顺从于这些苦迫而苦迫。

        佛法的修持不在于身心当下是何等根性,而在于六根触六尘下的觉悟。根尘相触下的缘起,对于每一个生命而言都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外道也有修持六根,虽然眼不见色、耳不闻声的修行亦能达到四禅八定的高度。但是在佛法的修持中,六根触六尘下的如如不动是建立在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离身见的基础上。修行,是于触的当下如实知四圣谛而破身见的离欲。

        六根触六尘的的生灭法,时刻展现于生机的活力中。眼触生受,正是无常法。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这份修行恰恰在眼触生受中展现。凡夫正是在根尘相触下有我、我所、相在。行人应如实知见身见的执着苦,以苦无常穿透十一种行相,如实深观缘起缘灭的无常苦,从而舍离二十种身见的执取。法无我的展现,不仅在禅修当中,亦可以在生活当中,更是体现在根尘相触的每个当下。世尊不仅是自己体证法无我,在生命的流转中也是如此的展现,在法流布的过程中更是如此的宣说法无我。行人,不仅应该从世尊的身形展现中体会法无我,更应该从世尊的流布中感受法无我。

浙江  台州  灵山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蕴六处的无我》——前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xk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