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商学院书评影评私房课 第(11)篇 1051字,累计24402字。
文/小原书屋
今天写作营的点评老师是李子归,对我们五篇文章进行点评,简直惊心动魄,针针见血,拳拳到位。
老师基本上都是从这几个方面找我们文章的问题:
1.文章主题是这么?你写得内容是否围绕这个主题阐述清楚了?有没有偏题的?有没有前后矛盾的?
2.文章结构是否合理?凤头、猪肚、豹尾,每一部分是否精炼,小标题是否恰当?
3.每一部分内部是否逻辑通顺,语言是否流畅?
4.文章是给谁看的?有没有站在读者角度,让人觉得“与我有关,对我有用”,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
这几点看似简单,不过是小学生写作文时就学过的,但其实作为写作新手仍然做得不到位,自以为是罢了,根本经不起推敲。
我自己那篇文章就是第二点中有个小问题,结构需要微调;第四点中有个大问题,文章说教感太强,让读者感觉距离太远,即便内容实用,也没有读下去的欲望。
“与读者共情”,是新媒体写作的一大宗旨,也是和传统写作的一个不同点。
我们写散文、写小说、写游记,是用自己的文字把自己的强烈感受表达出来,读者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的功底足够深,能把读者拉进来,打动读者。
而新媒体写作是要站在读者角度,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作者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读者有没有帮助。
我的问题就是写书评时,总是带入自己“老师”的角色,告诉读者你要这样这样做,这本书这里那里好,说教一番,但是这些和读者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又不是我的学生,也不是我的学生家长,为什么要听我教做人?
修改方式是,先要换一个切入角度,以故事的方式引出问题,给出的方法或建议也要用故事来呈现,还要换一个行文语气,比如用“妈妈”代替“家长”,拉进和读者间的距离。
李子归老师点评完之后,我觉得自己那篇文需要翻新重写,并且把正在写的一篇书评的开头和大纲也删掉了,幸亏点评的及时,否则依然是全文重写!
既然想进步,就需要有老师的及时反馈,一味闷头写,提高的不过是打字速度而已。
我感觉老师在群里的点评还是很保守的,只挑重点问题,其实肯定还有很多细节,限于群内时间有限,碍于新手学员的自尊心,没有点评得太狠。
即便这样,大家在群里已是屏息凝神,生怕没跟上老师的点评思路。
因为老师的点评也是引导式的,通过不断提问,让我们自己发现问题,再发一些范文,让我们自己去拆解模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老师一口气批的体无完肤,效果好很多。
刻意练习离不开老师的点评和及时反馈,感谢写作营提供的机会,感谢李子归老师的细致点评。有时即便点评的不是自己的文章,看看点评其他同学也会收获很大。
严师才能出高徒,老师可以再狠一点,多挑毛病,我们不怕摔打。
让写作成为习惯 日更第76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