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道德经》有感

作者: 浣心纱 | 来源:发表于2018-09-24 07:42 被阅读22次

通过这几天对《道德经》的学习,让我深受启发。受小时候教育的影响,我做任何事都希望自己能积极主动去争取,遇到问题和困难,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怎么去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扭转局面,而忽视了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由此带给了自己无尽的烦恼和痛苦。

因为在学习之前,我还不懂得这个世界是“有”和“无”、“虚”和“实”共同组成的。直白地说,我们的努力就是“有”,我们的顺其自然就是“无”,我们的贡献就是“实”,我们的遂顺就是“虚”。我们常认为“有”和“实”是价值体现,却不知道“无”和“虚”是化育万物的根本。世间万物因为有“无”才能凸显“有”的意义。

就像一个杯子,心儿里面是空无一物的,周围的杯壁才有意义。如果一个杯子里面装的是满满的,那么它就盛不下东西,这样杯子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比如说:当一个国君拼命想展示自己的政治才能时,却不如让民众修养生息更有效,如汉代的黄老之治,让汉朝走向鼎盛,粮食丰沛,国库充盈。

再比如说,当一个国家拼命想侵占他国领土时,纵然他努力使自己打胜仗,却抵不过上天对结局的最终安排,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纵有八国联军侵占中国,但一向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最后还是建立了自己的主权。

还比如说,当我们伸出双手想抓住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人和物时,耗尽全力,却两手空空,甚至比原来的情况更糟糕。

可见事物的发展, 有时候并不是完全依照个人努力,而是需要遵循道的规律, 让它自然而然的成长。

“无”和“有”、“虚”和“实”共同推动了这个世界的发展,当我们用“有”和“实”都无法推动事情的进展时,不妨就交托给“无”和“虚”,让自然孕化出答案。

当然除了等待,我们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做一个让天地所喜悦的人,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谦虚礼让、善良本分、温柔有礼、不逞强、不完全依靠自己、与人团结,相互帮助、喜欢付出与原谅、不索取,不计算人的恶、不报复……如果能够秉承这些原则,就算是上天也会帮你,鬼神都会在梦中告诉你答案。

明白了这些,我们的生活中还会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烦恼吗?

相关文章

  • 老子《道德经》

    今天读老子的道德经很有感触的一篇,分享给大家!

  • UP子木:冬天适合读《道德经》

    冬天,合适读《道德经》 为何?因为天冬本是为无的季节,时这读道德经里的无为,会更有感触。 无为,是不说不想成事 有...

  • 我读《道德经》有感

    通过这几天对《道德经》的学习,让我深受启发。受小时候教育的影响,我做任何事都希望自己能积极主动去争取,遇到问题和困...

  • (原创)读《道德经》有感

    读《道德经》有感 文/小点 老子撰写道德经, 灿烂文化留古声。 五千文字涵天地, 阐述哲理后人崇。 天生万物...

  • 所谓的成长,就是不断地提升认知

    读背《道德经》的时候对一句话突然有感悟,做一下分享。 《道德经》71章: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意思是: 知...

  •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是道德经64章的里的原话。每次读道德经,总会对这句话特别有感,总是会被激励到。 今天是3...

  • 读道德经有感

    本想人生顺自然,老君犹不让心闲。 无为道有擎天志,害的乌龟水底眠。

  • 读《道德经》有感

    关键词:“后情感”、“暗物质”、“超越感觉经验的存在” 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际。以天道谋人事 敬畏,现代人类...

  • 读《道德经》有感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

  • 读《道德经》有感

    昨天看了道德经,突然有很多想法。出自第二十三章“飘风不终日,骤雨不终日”,不管多大的风终有平静的时候,不管多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道德经》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cc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