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桌时小红在“咯嘣咯嘣”吃蚕豆,将一只蚕豆扔进嘴里,咀嚼一阵子,再把皮吐出来。一时间,地上满是蚕豆皮。
注视着那堆蚕豆皮,我的心怦然一动,思绪回到了读初中二年级的时候……
班上有好多同学上学都带了东西吃。令我眼馋的,就是那炒蚕豆了,咬在嘴里香喷喷的,越吃越爱吃。回家便请妈妈也炒了些蚕豆,一时吃不了,便带了一些到学校,解解嘴馋嘛!
下课了,我便有些得意地掏出蚕豆来吃,一个又一个,吃得真有些忘乎所以了。忽然,一位女同学大声叫起来:“看哪,易文丽吃蚕豆不吐皮哪!”班上的同学都好奇地望向我。我一下子想起来——同学们吃蚕豆时都是把皮儿吐掉的。尽管没有人曾宣布过“吃蚕豆必须吐皮儿”,但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呀!我的脸一下子红了,情急之下竟然反驳道:“谁说我没有吐皮儿?”“你吐的皮儿在哪儿呀?我怎么只看见你一个个往嘴里扔,却不见皮儿出来呢?”女同学噼里啪啦一说完,教室里立刻传来一阵笑声。
虽然同学们大都不是恶意的,我却感到老大不痛快,耿耿于怀。从此吃蚕豆总是忘不了把皮儿吐掉,以免被人耻笑。
现在想起此事,我却没了以前一想起就感到羞辱的心情。我当时为什么不反驳他们:这是什么人规定的?说吃蚕豆必须吐皮儿,否则就要被人耻笑?你们笑话我,我还要笑你们哩:嘻,吃蚕豆还要吐皮儿呀?说你们是为了干净嘛,却是吃进嘴里才吐皮儿的;说是连皮儿吃不带劲嘛,我看不见得,炒蚕豆时加的调料不都在皮儿上吗?
现在有许多人都是如此,他们认为干一切事情都应该顺应常规。若有人打破了这样那样的条条杠杠,于是恶言泼语就朝他(她)袭击过来。
就如吴晗《说谦虚》里讲的:先知先觉,对新萌芽的事物,采取欢迎、扶植、研究的态度。但有更多的人并不是这样对待新事物的。“他们满足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满足于当前的环境,对新事物的出现,一看脸孔陌生,不是采取怀疑的态度,不加理睬,不去注意,就是大喝一声‘哪里来的异端’,一棍子打死”。
所以说,我们有些人见了陌生的事物,还是去调查研究一下为好。于大家有利的,就要将它保护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