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本以为生活会变得悠闲自在,可真正闲下来,却发现自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每天除了看电视、散步,就是重复着单调的日子。这种无所事事的感觉,让我心里空落落的,总觉得自己还能做点什么,却又不知道从何下手。
偶然间,我接触到了思涵读书荟。在这里,大家聚在一起读书、分享,那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一下子吸引了我。我想,既然退休了,何不尝试在互联网上做点小事业呢?于是,我开启了互联网创业的新征程。
以前的我,做事总追求完美。就像学做一道新菜,我得先把菜谱研究得透透的,每一步怎么做、放多少调料都心里有数了,才敢动手。要是中间哪一步出了差错,我就觉得这菜肯定做不好了,干脆放弃。工作上也是,非得把所有知识都学扎实了,才敢去实践。这种“学会了再做”的想法,让我错过了不少机会,也让自己陷入了无休止的学习循环中,进步特别慢。
参加思涵读书荟后,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里的学习氛围特别包容,大家鼓励边学边做,在实践中成长。记得刚开始做互联网项目时,我对很多操作都不熟悉,总是担心做不好。但老师和伙伴们一直鼓励我:“别怕出错,先做起来,错了我们再一起改。”在他们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迈出了第一步。
就像我第一次做策划,做出的内容有些地方不符合要求。但我没有像以前那样因为怕出错就放弃,而是及时向有经验的伙伴请教,他们耐心地给我指出问题,还教我如何修改。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我的策划做的越来越好,也积累了不少经验。通过这次经历,我明白了,错误并不可怕,它是成长的阶梯,只要及时改正,就能不断进步。
现在的我,不仅自己边学边做,还学会了教别人。有一次,一位新加入的伙伴对互联网操作很陌生,看着各种功能按钮不知所措。我就想起自己当初的困惑,于是主动去帮助他。我一步一步地教他如何操作,每个细节都耐心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了,而且看到伙伴在我的帮助下逐渐上手,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就像教孩子骑自行车,你在旁边扶着他,看着他从摇摇晃晃到稳稳当当骑行,心里满是喜悦。
这让我想起了《心智觉醒》里提到的Tom和莎莎的故事。Tom一直觉得自己瞻前顾后、犹犹豫豫是个大缺点,换工作、换房子都因为这而停滞不前。可当被问到这个“缺点”带来的好处时,他才发现,正是这种小心谨慎让他免受了很多伤害,没入过任何“坑”。莎莎也是,她一直讨厌自己惧怕冲突的“缺点”,觉得自己软弱。但后来发现,这个特点让她在团队里人缘极好,“他评”分数总是最高。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的“特点”。就拿我自己来说,以前我觉得自己做事太慢是个缺点,做事情总是思前想后,不像有些人风风火火。但参加互联网创业后,我发现这个“慢”也有好处。在做项目规划时,我会考虑得很周全,把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想在前面,这样实施起来就少了很多麻烦。就像盖房子,别人可能急着把框架搭起来,而我却先把地基打牢,虽然进度慢一点,但房子更稳固。
我们身上的每个特点,都有两面性。就像硬币,有正面就有反面。我们不能只看到“反面”就否定整个硬币。以前,我总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觉得自己这不好那不好,内心充满了自我否定。但现在在思涵读书荟的学习和互联网创业实践中,我学会了换个角度看问题。
对于特点中“好的一面”,我们要尽情发扬。就像我有耐心这个特点,在教别人互联网知识时,就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伙伴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而对于“不好的一面”,我们要学会管理。比如我做事慢,在面对一些紧急任务时,我就提醒自己加快节奏,提高效率。
在团队中也是如此。我们思涵读书荟的伙伴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人善于沟通,有的人擅长数据分析,有的人富有创意。我们相互配合,让每个人都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就像一场精彩的演出,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角色,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呈现出完美的表演。
退休后的这段经历,让我深刻明白,人没有优缺点,只有特点。我们不必为自己的“缺点”而苦恼,而是要看到每个特点背后的价值。当我们以包容和积极的心态看待自己,把“好的一面”发挥到极致,管理好“不好的一面”,就能在人生的新阶段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实现外在的成功与内在的自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