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上课时,课堂气场活跃,大家举手发言积极。
其中有一个小孩子一直举手很积极,并且不停地说:我、我、我!然后手恨不得伸到老师的脸上。
面对这样的学生你会提问他吗?我没有直接指出他的不足,而是看着旁边的女生对大家说:如果王老师要提问,那么一定会提问安安静静举手并且举手很标准的同学,然后我提问那位女生回答了问题。这个小男孩看到后迅速调整了举手的动作,安安静静地举手我自然就提问了他。
不过他的回答问题实在太积极了,老师的每一个问题他都会举手。那么问题来了,他的每次举手老师都一定会提问他吗?
自然不是。我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给了每一个举手的同学。然后这位同学就不乐意了,当场翻脸,脸上的笑容消失然后生气的把作文本揉到一起,摔到地上,生气地说:为什么又不提我?
对于他的发难,我跟庆幸进行了冷静处理。等他话说完,同学们都两只眼睛盯着我,比听讲任何一课都要期待答案。我没有生气,而是平静微笑的看着他,看着同学们发问:同学们,咱班有多少人?
那老师上课是讲给一个人听还是32位同学听?
那么老师一直提问一个人可以吗?
是啊,老师要把机会给到班级的每一位同学,并且老师还要鼓励那些不举手发言的同学,所以老师要照顾的是大多数而不是一个人,你们同意吗?
某某同学,你能理解吗?
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低着头不说话,接下来的课也没有再举手发言,偶尔我也会叫到他,他也会回答但没有之前上课的积极性了。
很快地,下课时间到。我把他叫过来,首先表扬他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态度,然后给他讲老师老师这样做的原因,问他能理解吗?他点点头。老师安慰他这也是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除了学习知识,学习和别人交往的技巧,学会礼让也是不可或缺的学习能力。
第二天上课,课堂上,他依然很积极的举手,我当然会提问到他,但不会把机会总给他,这是他没有摔书,也没有生气,而是安静地等待。看到这一幕,我很欣慰,感谢这个孩子,给自己一次成长的机会,也给了老师一次让大家成长的机会。
事后,我在想。像这种挑战课堂秩序的情况时有发生,那么遇到这种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劈头盖脸的批一顿显然不妥。对这个孩子他以后可能再也不会举手了甚至会对老师产生恨意进而影响到语文的学习,对于别的孩子来说,也失去了一次成长的机会。或者班级以后回答问题的人越来越少或者不回答,对于老师而言更是失去了一次良好的教育良机。
所以遇事冷静不慌,实在是一种修行,也是一种素养。遇到事情既不能不理,也不能操之过急,而是让自己先冷静下来再思考处理的办法会更稳妥。
我很庆幸当时的自己一点没有慌张,一点没有激动,一点没有生气,而是后退几步,耐心听他把话说完,然后面带微笑,声音温柔地处理了问题,同学们理解了老师为什么这样做,老师的课也得以正常进行,真是一举多得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