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7号从上海出发,爬黄山,到北京、游故宫、览景山、探恭王府、转圆明园,走了南锣鼓巷、大栅栏、王府井、看了德云社的演出,今天去爬了长城,现在我在北京南站等待晚上10点到天津的高铁,准备转到泰安去爬泰山。
今天是14号,短短一周的时间,说实在的都赶上了了我过去一年的经历了。其实我在很久以前就察觉到这个问题,时间可能是简单的,人确实复杂的。同样一段时间,可能每个人都感知都不一样,甚至不同时期的自己的感受都不一样。
我举个体会最深刻的例子,如果你的生活非常的规律,或者换句话说就是单调乏味!那么再长的时间单位,如果十年,可能也就是个眨巴眼的功夫,你时间就像写满了同样的内容的书,看了第一页就等于看完了最后一页。
而假如你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你会觉得一天的内容极其丰富,遇到的事非常的丰富,感觉能够顶你过去一周,甚至一个月。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对你是陌生的,一切都需要你去慢慢地去探索和熟悉,那么这个时候你对于时间的流逝就会非常敏感。记忆非常的深刻。
而这个现象的本质,我和朋友聊了聊这个事情,我们都觉得因为,人性都是好逸恶劳的,而人的大脑又是极端排斥新鲜事物的,所以人一旦熟悉了的一套东西,他就会按照这个固定的轨道去运行去思考。除非是巨大的外力,否则不会发生大的改变。而随着这套系统运作的时间越来越长,它改变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沉痛打击下,依然在封建的历史规律下运行近百年,哪怕到了现在也不能说完全去掉了他的影响。
国尚且如此,人又怎么能免俗呢?如果一个人固守他的那一套规律,那么不可避免的结局就是落伍,乃至被淘汰。
关于人在这方面的表现,描写的最为生动形象的就是小时候看过的《骄傲的将军》。将军勇武善战,打了胜仗之后,心生骄傲,不再操练部队,整日吃喝玩乐。有朝一日,敌军来袭,将军因为彻底丧失了战斗力,而做了俘虏。
而如果不成为这样骄傲的将军呢,我想就是使自己的大脑,时时保持在一个比较敏感的状态,就像古代皇帝围猎是名,操练部队是实!
而如何能够达到这样一种的效果呢?我想就是所多学习吧,学习就像磨刀石,脑子就像是刀子,相辅相成的一对哥俩。
还有就是可以适当地去旅旅游,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和与你不一样的人,使你知道你所处的地方不是世界的中心,进而心生敬畏。
其实写这么多,归根究底是为了提醒我自己,不要停止前进的步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