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本质在于建立连接,保持同步。这也叫匹配原则。
也就是说有效的沟通需要我们识别正在进行的对话类型,并以此做出调整,互相匹配。
再简单一点讲,如果对方非常情绪化,那么你也要流露出自己的情绪。
如果对方正在专心致志的思考决策,那么你也应该步调一致的跟上节奏。
如果对方关注的是社会影响,那么你也应该也据此予以回应。
这是《超级沟通者》这本书里面作者给我们强调的内容,其实跟NLP技巧里面的先跟后代是一模一样的。
李中莹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提到,沟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法则就是先跟后带。
跟就是跟上对方,跟上对方的情绪、内容、价值观。
然后才能够把他带向我们想带他去的地方。
如果没有跟,那就没有带。
假如对方现在非常开心,很兴奋,声调很高,这个时候我们的回应也应该是高声调兴奋的状态,保持跟他同频。
如果对方现在有点低落,声音很低,那么我们就不能很兴奋的跟他讲话。
就像孩子跟妈妈之间。
孩子很兴奋地拿来他画的一幅画让妈妈看。
妈妈这个时候如果是:哦,知道了。
语言非常简单,还用非常低沉的声音去回复,孩子就会觉得没有被重视,就会很难过。
如果孩子今天比较低落回到家,不太开心。
这个时候妈妈就应该用低音调跟孩子去对话,去关心他,而不是用高音调去调动孩子。
所以步调一致,跟上节奏才能够真正建立连接。
这是沟通的基础,也是第一步。
但很多人沟通时,就是这一步没做好,直接切断了连接,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所以,下次再沟通时,首先要感受对方的情绪,听他的语调是高还是低还是中等,体会他表达的内容。
然后再用同样的语调、情绪、内容去回应他。
这样去做,你们的沟通一定很顺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