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是我参加中国教育报读书会朱爱朝领读群的第14天。阅读的内容是《以教学打开生命 :个体成人的教学哲学阐释》( 刘铁芳/著)第五章 起兴、启发与对话:指向生命整全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的起兴就是要先激活学生生命在场的状态,然后通过启发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敞开个体通往生活世界的生命通道。换言之,启发是在起兴的基础上打开理解生命的拓展。
书中说到:“教师要更多地通过赞赏努力,而不是赞赏能力,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此过程中,切忌给学生贴标签,一且学生被贴 上神童的标签,他可能会有精神负担。”我十分在赞同这句话,努力的过程比能力更为重要。所以,在赞赏学生还是孩子时都要注意恰当的角度。
指向个体完整成人的教学活动,需要在三个层面逐步引导个体生命展开。首先是身体—自然的存在层面,身体的充分舒展是个体成人的基础性状态,这意味着教学技艺首先要带出个体身体的优雅存在。其次是心理—社会的存在层面,即让个体向着社会敞开自己的心智,这意味着好的教学乃是要引导个体在向着社会敞开自我的过程中开启自己的理智空间,促进个体理智生命的发展。再次是文化—精神的存在层面,这个层面的中心乃是意义感。个体在世界之中生存,最根本的需要乃是对意义的需要,这意味着教学的根本技艺乃是在当时当地的教学实践中孕育个体生命的意义感。教学作为引导个体整全成人的艺术,其根本价值就在于整体性地敞开个体生命,实现个体同时作为身体—自然的、心理—社会的、文化—精神的存在,由此而使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的活动,而是带出个体整全成人的活动。
身体是个体在世的物质前损,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是从身体开始的,身体的激活正是优良的学习状态得以形成的基础。
起兴关注的个体在做事之前、之中的存在状态。
所谓启发,是指“用事例使人产生联想面有所领悟“。启发的生命意义就是敞开个体的思维空间,培育个体理智兴趣,把个体引向自主思考、自我发展的人生道路。如果说起兴是身体性的、审美性的,那么启发就是指向思维的、理智性的。换言之,教育中的起兴要“兴”的是个体的身体情态,其是要激活、唤起个体优雅积极的身体情态;教育中的启发要“启”的乃是个体的理智思维,其是对个体理智思维空间的拓展与理智思考能力的提升。
个体理智空间的打开主要表现为渐次发展的三种基本形式:首先是相近事物的扩展,或者叫同质性事物的扩展。身处一定情景中,个体更容易对相近事物产生联想,同质性事物的扩展成为个体开启理智空间的初始形态。其次是相反或相对事物的扩展,也即异质性事物的扩展。跟同质性:事物的扩展相比,异质性事物的扩展难度更大,思维跳跃的程度更高。
启发之所以可能,前提正是师生双方对彼此的人格产生了某种影响。
因此,教师一是要 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知性能力,二是要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探究,增强使用
自己知性的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