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1685天 2023-02-28
适宜的求助者具备的八个方面的条件:
1、动机正确。求助者来咨询是希望通过咨询来改变自己,而不只是来满足咨询的欲望。也就是说,咨询的目的是为了调整自己的某种状况,而不是为了别的目的。
2、人格正常。求助者的人格大致正常,没有明显的人格障碍,如果有人格障碍既可能会阻碍咨询关系的建立,也会影响咨询的进行。因为人格障碍的矫正比较困难。有人格障碍的求助者,其人格障碍即是症状,也是导致其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效的咨询需要以人格正常为基础。
3、信任度高。求助者对心理咨询、咨询师以及咨询师所持有的理论和方法抱有较高的信任度。求助的越是相信咨询是有效的,咨询师是优秀的,某种咨询理论和方法是正确的,咨询效果就会越好。因为咨询是一种心理过程,与暗示有关。“信则灵”在咨询中是有道理的,如果求助者对咨询或咨询师、咨询意见半信半疑,咨询效果就会大受影响。
4、行动自觉。心理咨询是一个双方共同投入的过程,求助者不仅要有求助的动机,而且要有与咨询师合作的诚意,愿意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按照咨询师的意见,采取切实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咨询效果。
5、匹配性好。匹配性是指求助者与咨询师的相互接受程度。求助者的一般情况可能多种多样,但只要与咨询师的专业相吻合,就可以算作适宜的求助者,因此求助者与咨询师之间的匹配性十分重要。
6、智力正常。虽然说求助者的智力水平高低与容易或者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或障碍之间没有一定的联系,但心理咨询要求求助者具有正常的智力水平。智力水平越高,文化层次越高,越适合咨询。
7、年龄适宜。一般来说,青年人比其他年龄段的求助者更适合进行心理咨询。因为,一方面青年相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有更好的认知能力和成熟程度,容易表达也容易领会和接受;另一方面,青年相对于中老年来说,可塑性更大,还没有完全牢固地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再者,青年人多为适应不良和情绪性问题,受消极的情绪和负性行为的强化为时不长,与儿时经验的间隔时间还不太遥远,比中老年人容易挖掘。
8、内容合适。并不是所有与心理咨询有关的问题都属于心理咨询范畴。有些内容特别适合心理咨询,如,心因性疾病、神经症、行为障碍、心身疾病等,都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尤其与社会心理应激有关的各种适应不良、情绪调节、心理教育与发展等内容更适宜心理咨询。
有些内容不适合心理咨询,如,处于发作期的精神病患者,由于与外界接触不良,缺乏自知能力,难以建立人际关系,因此一般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但恢复期和康复后的精神病患者可以从心理咨询中获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