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雪梅读写交流群
拆书+林江影月+0101《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拆书+林江影月+0101《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作者: 林江影月 | 来源:发表于2018-09-29 22:42 被阅读65次

文/林江影月

I-重述原文

从小到大我自诩读了很多书,算得上是一个文艺青年,读书的速度还十分快,书的种类繁多,历史类,青春类,工具类,语言类……但如果你要问我究竟有哪些书,可以列举一下吗?我能回忆起来的书名也只有那么几本。如果有人再问我某本书里面主要讲的内容是什么?我最多就只能把重要的情节说出来,有的时候甚至连作者名字都记不清了。

即使那些让我觉得干货满满的书,当人们问我以下几个问题时:

1.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2.你觉得书中哪一部分最能引发你的兴趣?

3.这本书使你有哪些改变?

4.你认为这本书的好处在哪里?

我顿时哑口无言了,因为我是真心没有什么印象。

人的记忆力十分有限,如果在读书的时候没有带着问题阅读,没有对上下文进行仔细地推敲和逻辑分析,只是眼睛过了一遍,并且也没有及时做笔记,写心得,自然而然,读的内容马上就会忘记。

我们大多的人也会有这样的经历:在写文章的时候,尤其是议论文时,需要用论据去支撑我们的论点。事实论据是很有效,也是很有说服力的一种方法。但是我们头脑中的素材很少,也很模糊,有时完全记不清到底是哪个名人,或者在什么情况下,作出了某种行为和事迹;再或者我们有时名人名言也记得不清楚,头脑中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样读书根本没有什么效率。

我们似乎都有着这样的感觉:

1.虽然这本书不错,但如果你要让我分析一两个亮点,那我还真的说不出来。

2.明明刚刚才读完这本书,但合上书本,脑海里一点印象都没有。

3.读书的时候感觉书上的精华部分挺多的,但是好像在实际生活中根本没用到一个知识点。

或许有的人也会自欺欺人的说,我书读的太多了,这么多内容肯定记不住的,但是只要我读过某本书,书中的精髓,或多或少会对我产生一定的影响。厚厚的一本书,我只要记住1%或者2%的内容就行了,其余的99%的内容只要我们读过就一定有印象,真到了关键要用的时候肯定会想起来,在哪里看到过,到时候再找吧!

瞧,人就是这么自信,一方面健忘,另一方面还喜欢找借口。刚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有的人甚至转个身就忘了。怎么能够大言不惭地说自己一定会记起,多年前看过的书里面99%的内容呢?

况且我们读一本书,目的不光是要只记住1%的内容。就算记不住100%或者99%的内容,那最起码也要理解消化30%左右的内容,要不然读书的效率也太低了。当你和别人聊起这本书的时候,你最起码也要回忆的起书中一两个场景或者要点,不至于哑口无言。

有些喜欢读书的人,长年累月读的书多了,就算是认真去看过一本书,但由于接触的书籍太多,最后可能连1%或者2%的内容都记不住。

那这样读书一点意义都没有。我们应该要知道,读书不仅仅是指用眼睛看过就行,还需要用脑子记下来。把书上的信息真正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否则的话,这样的读书模式和没有读书有什么区别?

A1-联系经验

刚登上讲台当老师时,我喜欢在讲课时穿插生活中的实例,也喜欢引经据典,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一次在讲到英汉翻译时,想举几个有趣的例子来说明英汉文化对翻译的影响,但之前看的例子不知怎么在头脑中搜寻不到了,导致那堂课上的效果不好,至少在我看来,没达到预期值。

现在想想为什么?当时读书只是限于感兴趣,并未把书中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也并没有把例子抄下来,分类整理作为上课的材料。

A2-规划应用

1. 每月前敲定当月要读的书籍。例如,我准备十月主攻教育方向的书籍。这样也便于整理一类笔记,书籍之间也可以进行类比。

2.本着“不动笔不读书”的原则,只要读书,必须拿笔做记号,我习惯在笔记本上写读书笔记和心得。如果是电子书,可以借助印象笔记或者扫描王之类的app,先保存再整理。

3.每周对一周所读书籍进行分类归纳,因为虽说每周读书以一个方向为主,难免有时听书或者在某些时候也会有看其他分类的书籍,这样的读书笔记也需要整理。

4.及时翻看笔记和素材,任何知识必须要反馈及再加深印象,否则也是光在笔头过了一遍,没有记住,更别提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了。

5.在翻看读书笔记时,也要带着问题去看,想想这个素材或是金句可以和哪些事例联系起来,并做出批注。

以上就是我重写的第一次拆书作业,请老师不吝赐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田如蜜小姐:好巧,我也是教师~你所说的读书后那几点感觉我通通都有,有的时候记了读书笔记时间长了也会忘记。我翻看读书笔记的时候常常觉得自己曾经记的那些语句真好,但是由于记不住,有很多都没有在写作时用上。看来还得经常“温习”呀。
    田如蜜小姐:@梨树019田佳 是啊 哈哈 以后不能再这样了,温故而知新 哈哈
    林江影月:@梨树019田佳 我们从来不忘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但我们自己都不记得,真是教师太有奉献精神了,如此“忘我“呀!

本文标题:拆书+林江影月+0101《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ci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