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控力school同学会(无输出,白读书)想法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别傻了,如果你连士兵都当不好肯定当不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别傻了,如果你连士兵都当不好肯定当不

作者: 昆仑濯羽 | 来源:发表于2017-07-27 23:51 被阅读216次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别傻了,如果你连士兵都当不好肯定当不上好将军

1.

在华为内部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华为一新员工,刚到华为时,就公司的经营战略问题,写了一封“万言书”给任正非。
任正非批复:“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任正非此语在常人看来有不尊重员工之嫌,但员工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本职工作,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构思“宏伟蓝图”、做“天下大事”上面。

作为一名新员工,对企业没有任何的了解,怎么可能提出合乎实际的建议?

一般员工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多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而不应是大建议,因为他很难了解全局,关注大事反而不利于脚踏实地。

公司实行“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的制度”,这是华为七条核心价值观中的第四条。

2.

这案例让我想起“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这句话。

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能成就大事业的人是不会与多数人商榷的,与之讨论只会徒增口舌之辩。

如果你有大的战略计划,必定是耗尽心力,综合各方面的知识经验和资源,并经过多次论证后才能制定出来,制定好后就要一步一步按计划去实施。
当战略计划制定好后,当所有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调配好后,一个按规定该去做某项具体工作的毛头小子,跳出来说他有新观点,力证他如何如何正确,接着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全都从岗位上跑出来,都宣称自己有新的想法和观点。如果这情况出现,这工作还能进行下去吗?估计公司离倒闭也不远了。

所以,华为的“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制度,非常有现实意义。
当大的战略计划定好后,作为基础员工的一份子,你的天职就是把自己眼前的工作做好,管好自己面前的一亩三分地,其他的你不用操心。

3.

所以,在部队,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 “服从命令听指挥”是军人的天职,不管你有什么想法,都要遵守命令完成自己的工作。
当领导下令攻击占领某高地时,若有一士兵跳出来说他有了新想法,且介绍说自己是站在将军的角度思考此问题的:应该不去攻克高地,而应该去做点别的什么。
若真出现这样的情况,这种部队会是什么样子?

曾有人说,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忽悠了我们近一个世纪。
如果在一支部队里,人人满脑子只想当将军,这部队肯定打败仗。

现在很多人被这句话迷惑了:
认为既然当兵了,就应该考虑当将军;
既然在公司任职了,就应该考虑当总经理;
既然创业了,就应该考虑如何做成上市公司,当上大老板。

事实上并非如此。

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当不好士兵的士兵绝对当不好将军。

4.

记得马云说过:对于员工,我最看重的是执行力。

阿里巴巴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现在、立刻、马上”干出来的。

一个人的成功,更多取决于他的执行力。

曾经流行一时的《把信送给加西亚》,阐述的也是这方面思想。

本书的主人公,一名叫罗文的中尉,在接到麦金利总统的任务——给加西亚将军送一封决定战争命运的信后,他没有提出任何疑问,比如:加西亚将军在哪里?我走哪条路才能找到他且没有危险?(其实总统也不知他在哪里)。而是以其绝对的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罗文中尉的事迹后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并在生前身后赢得了无数人的崇敬。

记述罗文故事的这本书已成为世界级的畅销书,这也说明现在大家对人的执行力的渴望与追求。

5.

日本软银公司董事长孙正义说过:

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

所以,远大的理想可以有,但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具体工作其实更重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别傻了,如果你连士兵都当不好肯定当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gt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