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用综述(3)

作者: 石竹 | 来源:发表于2020-03-27 17:33 被阅读0次

摘自《中华心学沿革简述》庞鹤鸣著

(1)本然之知(又称真知)及其用

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知,是心本具的映知功能,即古人说“不虑而知”的“知”。此能知的“能”就是“不学而能”的“能”。此知的对象,于事物,能知有、知无;于事物之理,能知是知,或是不知。换言之,即能够知知,知不知。孔子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知也”的知,即指此而言。(对孔子此语,不同学派有不同的解读,这里取的是心学解读)。李二曲对此解读如下:

夫子誨之以“是知”也,是就一念独觉之良,指出本面,令其自识家珍;此知既明,则知其所知,固是此知;而知其所不知,亦是此知。盖资于闻见者,有知有不知,而此知则无不知,乃吾人一生梦觉关也,既觉则无复梦矣。千圣相传,只是此知,吾人之所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者,惟求此知。此知未明,终是冥行;此知既明,才得到家。此知未明,学问无主;此知既明,学有主人。此知未明,藉见闻以求入门;此明既明,则开门即是闭门人。此知未明,终日邦补凑合于外,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非不皆盈,然而无本,终是易涸;此知既明,犹水之有本,源泉混混。

《吕氏春秋》从另一层面讲此知:人莫不以其知,知而不知其所以知。知其所以知之谓道,不知其所以知之谓弃宝。

此本然之知,是后面讲的各种知的基础,此知中没有具体知识内容,故又说其为“无知”;对不知之事、理,能知其为“不知”,故又称其为“无不知”。这是与现代电脑的根本区别。此知与虚、明、净、寂之体,一直不即不离,但见闻之知、才情之知等所掩遮而不能认知心体之真面目。

相关文章

  • 心之用综述(3)

    摘自《中华心学沿革简述》庞鹤鸣著 (1)本然之知(又称真知)及其用 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知,是心本具的映知功能,即古...

  • 心之用综述

    选自《中华心学沿革简述》-庞鹤鸣著 1、心之用概述 对于心之用,前面介绍心之体、用时,曾有简要表述,这里拟对心之主...

  • 心之用综述(6)

    摘自《中华心学沿革简述》71页 庞鹤鸣著 3、动用 所谓动用,指心体之主宰作用之“原动”而言,此用与知用都属于不学...

  • 心之用综述(2)

    选自《中华心学沿革简述》 庞鹤鸣 著 2 知用 这里介绍的知用,指心体层面映知功用,而非形成认知的全过程及其内容。...

  • 心之用综述(4)

    摘自《中华心学沿革简述》庞鹤鸣著 (2)见闻之知 此知是本然之知与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的感知功能合一的结果。...

  • 心之用综述(5)

    摘录《中华心学沿革简述》庞鹤鸣 著 (3)、道德之知——良知 熊十力认为良知就是良心,对于良心,魏了翁说:“是是非...

  • 心之用综述(7)

    摘自《中华心学沿革简述》庞鹤鸣著 3、 动用 (3)动、知相合之动 在上文“知用”之“见闻之知”中有“察识”之知这...

  • 读《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14)

    报告:如何写好报告 综述报告(与论文对比): 1、综述报告要关注不同水平的读者。 2、综述报告的的覆盖面要全。 3...

  • 咸鱼啊你

    十天计划: 1 笔记本安装 endnote notefirst 学会使用 2 看文献 中文综述 英文综述 3 定位...

  • 《道德经》第十一章  空灵之妙

    [原文] 1、三十辐(1)共一毂(2),当其无,有车之用。 2、埏埴(3)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3、凿户牖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之用综述(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kr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