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散文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反思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反思

作者: 笨蜗牛 | 来源:发表于2019-04-28 18:14 被阅读0次

      本文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基本内容是:了解作者及叶圣陶的概况,把握文章的生字生词,理解文章引用论语中的句子,体验略读的阅读策略,把握文章基本内容。第二课时,设计为一堂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课。学习目标定了两条:第一、学习以小见大、叙议结合的刻画人物方法;第二、认识“写话”风格。

      第一课时的任务完成情况较好,只是略读这个环节,师生都略显不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何区别“略”和“读”显得生涩。于此,我以问题引领的方式指导略读。提出的问题是:本文叙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事?请在5分钟之内略读概括出来。在读之前,告诉同学们,凡是涉及到叙述叶圣陶先生的事的段落,我们就仔细读,在没有写事的议论段落,就可以直接略过了。也告诉同学们,这5分钟之类,一定要带着任务,带着笔,全神贯注的阅读,并用笔做好相关记录。同学们点点头,表示试一试。5分钟之后,基本能够阅读完(他们是否“略读”的,因为这是一个“隐形”的活动,不太好判断)。最终能概括出叶圣陶先生的事的同学就寥寥无几,九班和一班各有两名同学完成。九班这两名同学一个抓住了三到五段,一个抓住了六到八段。一班两名同学就要抓得零散一些,甚至连事也没抓准。这一点上,九班略胜一筹。但是他们在概括事件的时候,语言都很繁琐,如何做到概括的简洁准确,确实需要不断引导和练习。至于如何在限时内完成任务,做好相应笔记,都是要不断指导和练习的。这应该算是我们师生要不断努力的一个方向吧。

       至于教师,如何有效指导略读,无论是我自己还是学生,都还是要广泛而深入地实践,才能把略读进行到底,进行到有效。

          第二课时是一堂指向写作的阅读课。目的是指导同学们学习叙议结合和以小见大,其次是感受“写话”风格。

       论是叙议结合还是以小见大的学习,都紧紧围绕叶圣陶先生那七件事。为了说好什么是叙议结合,设置了这么几个过程:

        第一、写文章就像拼积木,材料事件就像积木,拼积木的第一件事不是拿着积木就拼,而是先要把积木按照功能分类。本文叙述了7件叶圣陶先生的事,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内容提示,把这些材料分类。同学们还是比较容易地找到分类标准,根据第四段和第六段第一句就可以。待人厚的事件有:描写标点、修润文字、送客、回信;律己严的事件有:主张“写话”风格;作文主张用语简洁;重视语文,力求完美,以身作则。

        第二、材料分好了类,如何把这些材料摆在合适的位置?提出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搞清楚文章的结构,让同学们感知到各材料在相应的位置“各司其职”就形成了一篇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的写人叙事散文。最终让同学们体会到写作文要有“篇感”。

        第三、进一步追问,除了叙事之外,紧接着的就是对叶圣陶先生的评价。请你们先找出来,然后把这种议论性句子删去,看行不行?为什么?设计此问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体会到叙事和议论对于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的别,也就是“叙议结合(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的运用。这一点也是初中叙事和小学叙事的差别和能力提升的地方。

       叙议结合,同学们不是第一次见到,理解还是比较容易的。至于如何运用好“叙议结合”,还是只有回到写作中去实践了。

       于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同样抓住材料来赏析。设置的问题是:本文在选材上,你们觉得与我们学过的那篇文章相似?有什么特点?

        一班还是有部分同学立马就想到了《回忆鲁迅》。我顺势引导选材的特点。文章都取材于平凡的生活、工作中的琐事,这就是以小见大。为了加深对以小见大的理解,我举了同学们第三单元作文“抓住细节”的例子,比如有的同学写《父亲弯腰的那一刻》,取材就是小时候和长大了父亲弯腰背自己的动作细节来表现父爱。其实,父亲背孩子就是生活的琐事,就是从这件琐事中见到了永恒的父爱。这就是“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这个表现手法,同学们还是容易理解,再加上才写了的作文,同学印象应该深刻了。总之,“以小见大”还是要在具体的写作中去运用,才能真正内化为一种能力。

        关于“写话”风格,结合第六段叶圣陶的事,还有本文作者体现“写话”风格相关句子,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而已。至于落实在运用上,可能不敢奢望了。

       这种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在教材中充分学习写作技巧,是可行的。但是本文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落实,那就是叶圣陶先生可贵的精神品质就理解得肤浅了,甚至是忽略了。语文课也就变成纯粹的“技巧”课堂,语文味也就缺失了。

     至于如何把“技巧”和“语文味”二者水乳交融起来,确实还需好好琢磨。那就再次去阅读管建刚老师《我的阅读教学革命》一书,看看能否找到一点办法。至于如何把“叙议结合”和“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运用,只有安排在作文训练中。初步计划安排本单元“怎样选材”的作文训练中。关于作文用语的简洁,文风的“写话”风格等语文主张,就安排在第五单元“文从字顺”和第六单元“语言简明”的作文训练中去,也算是带着学生深刻领悟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2019年4月28日星期日

相关文章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依照单元目标,主要设计了精读和略读两个二环节。精读是承接上个单元的学习,略读是这个单元主要的训练目...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反思

    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在教学本课时,第一课时通过略读理清了文章思路,精读概括了文中六件事。本节课重点在“把握形象”、...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反思

    本文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基本内容是:了解作者及叶圣陶的概况,把握文章的生字生词,理解文章引用论语中的句子,体...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反思

    1.没有使用多媒体 进行作者简介和历史背景简介.学生反而思考作者的写作背景到底是什么候呢?——作者在叶老去世三个月...

  • 146.情节概括的方法

    ——素素老师的语文教育叙事 今天讲到《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二三事到底是哪些事? 叶圣陶先生请“我”修润文章,叶圣陶...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理清文章思路,学习略读课文。 2、在阅读中体会、揣摩叙议结合、起承转合...

  • 教学《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随想

    教学《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除了让学生认识叶老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以及作者对叶老的缅怀之情。还要重视以下几点...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略读,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品格。 2、了解本文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语...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后反思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后反思 今天讲这篇课文时总觉得流程不够很流畅,先将流程摘录如下: 一导入 二读课文,感知文意...

  • 【教学反思】略读指引,精读解析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后记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新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作者和他所记叙的叶圣陶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mj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