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可变的计划 | 敏捷的哲学

可变的计划 | 敏捷的哲学

作者: 张凯峰 | 来源:发表于2020-05-17 16:23 被阅读0次
image

估算,是在敏捷中一个反直觉的词汇,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未知、不可控进而失去安全感的语境。相比较而言,计划在一直以来的传统软件语境下,意味着深思熟虑,可靠,看得见的结果。然而根据众多的经验,比如软件危机,我们都会了解,即便计划面面俱到,完美到无懈可击,但现实的结局不会如我们所愿,也就是常见的失控局面。这是敏捷带来的一个需要被改变的认知之一,而理解估算以及它的目的,会是一个不错的起点。

我们尽管需要在项目的开端根据有限的经验和上下文,给出大致工作量的数字化表示。但更重要的是,团队在不断的迭代进行中,以时间作为维度之一,结合自身对技术和业务的能力,工作吞吐量,需求和人员的变更程度,甚至休假频度,给出在此之上做可靠计划的综合依据。在那里,估算才具有相对准确的可能,以及更积极的意义。

所以,在开端做任何意义上的计划,不论是令人振奋还是沮丧的,如果就此完全信赖,遵循,也必然会导向到僵化,守旧,直到偏离。

除了估算作为必须接受计划具有可变性的切入点,我们还看到其他一些敏捷语境的词汇,启发对这种理解的可能性。当然首当其冲的,是敏捷宣言中的拥抱变化,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必然会以某些细致入微的具体体现在日常中。比如必然会变动的需求,持续不断进出的人员,自然也会引发伴随计划的调整,我们都不得不拥抱它们,别无他法。

然后是软件的迭代和增量的本质,需要依据市场和用户的反馈进行调整变化。这都会需要它在一个更小的时间盒子内,做快速的计划并据此采取行动。相对一个冗长僵硬的长期计划,这个短期而且灵活变动的计划显然更会带来信心。是的,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本质固定的计划,只是这个计划的周期很短,短到我们宁愿认为它可变的特点,以此来强化我们对这种方法的认可。

关于可变计划的最后但也很重要的一点是,可变的计划要由在现场的人来制定,而不是坐在自己办公室里,面对屏幕颐指气使,但不愿挪动屁股半寸的那个人。原因也很简单,在现场的人,对变化具有最直接的感知,在资源充沛的前提下(这个时候就需要那个不愿挪动屁股的人了),可以做出最快的应对,而不是需要官僚的汇报而贻误了时机。

相关文章

  • 可变的计划 | 敏捷的哲学

    估算,是在敏捷中一个反直觉的词汇,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未知、不可控进而失去安全感的语境。相比较而言,计划在一直以来的传...

  • 敏捷的哲学

    所谓敏捷的哲学,无非是个噱头,其实是因为我无力为mindset在中文世界里找到一个妥帖的词表达。心态或者思维模式,...

  • 节奏 | 敏捷的 哲学

    节奏,同样是我在进入敏捷的时候,经常听闻的词。然而现在的软件项目语境,似乎已经剔除了它,以致于还会有多少人对此有敏...

  • 纪律 | 敏捷的哲学

    纪律,是个绝少在敏捷的世界被表达的词汇。 在引入敏捷之初,无论从哪个角度,它都不是给参与者带来的诸多震撼人心的印象...

  • 度量 | 敏捷的哲学

    我们喜欢度量,只是因为我们害怕不确定性罢了。 拟定的目标,但未成为现实之前,是摸不着的空中楼阁。我们如何确保自己以...

  • 敏捷原则_Scrum精髓敏捷转型指南

    敏捷原则 可变性和不确定性积极采用有帮助的可变性采用迭代和增量开发通过检验、调整、适应和透明来利用可变性同时减少各...

  • 质量内建 | 敏捷的哲学

    对于来自客户方的软件需求,我们直观的感受都会理解为,对一系列功能的期待。而软件构建,无非就是实现这一系列功能的过程...

  • 尽早呈现 | 敏捷的哲学

    记得很早在哪里看过一篇英文文章,介绍敏捷方法的由来。因为2000年左右的经济危机影响深远,客户的IT投资骤减,处于...

  • 全局优先 | 敏捷的哲学

    初识敏捷的时候,我对它情有独钟。现在回想起来,到底是什么让我对它信赖有加。我在方正和IBM做过开发和测试的工作,却...

  • 缩短周期 | 敏捷的哲学

    周期这个概念,作为基础思维模式之一,很容易被初入敏捷的人们忽视。但它的影响深远。 在传统方法下,尤其瀑布模式中,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可变的计划 | 敏捷的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ss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