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正版野史简宝玉分享会日更写作打卡
古希腊艺术(40)——古风时期的雅典陶器

古希腊艺术(40)——古风时期的雅典陶器

作者: 杰丶学 | 来源:发表于2023-03-17 19:36 被阅读0次

古风时期,雅典人逐渐创烧出属于自己的陶器,并且由于当地黏土质量很高,雅典陶器富有柔性,在烧造后会呈现出鲜艳的橙色。

由阿马西斯画家绘制的雅典黑绘陶安法拉罐:狄俄尼索斯和女祭司。约作于公元前540一前530年间。高33厘米。巴黎国家图书馆收藏。 弗朗索瓦瓶。雅典黑绘陶涡形双耳喷口杯。为克雷提亚斯和厄尔哥提摩斯的作品。由顶端开始:卡利敦野猪狩猎,普特洛克勒斯的出殡仪式,珀琉斯和忒提斯的婚礼。约作于公元前570年,高66厘米。佛罗伦萨考古博物馆收藏。

在泥土被挖出来以后,需要清除出天然杂质。这首先需要将黏土和水混合,然后让杂质沉到水底,这种过程被称为“淘选”(levigation)。这一过程要重复进行多次,直至陶土达到工匠的要求。接下去,用手揉捏一定量的陶土,就像揉面团一样,达到期望中的黏稠度--这就是“炼泥” (wedging)过程,再将陶土放到制陶转盘上。当转盘飞快旋转的时候,就可以用手指把陶土向上拔起塑成必需的造型了。一个陶罐由几部分组成:罐身、罐口、罐足和用不同方式制成的手柄。有时,一个体积较大的陶罐的罐身也会被分成几个小部分来制作。然后,不同的陶片可以被分开晾干,直到它们有了类似皮革一样的坚度。然后这些部分由泥釉粘结在一起,泥釉其实是一种更接近于液态的稀黏土。

最后,在陶罐表面着彩。今天我们还在使用“画坯”和“上釉”这两个术语,因为色和釉均能在陶器表面牢固持久,而且工艺并不怎么麻烦。但事实上希腊的瓶饰画家们从来不用这两种方法,他们使用一种特殊的泥釉,里面含有从金属中提取的颜料。黑色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颜色,它与烧制后的黏土的橘红色形成颜色上的鲜明对比。“黑釉”(更确切地说是“黑色光泽”)的形成是因为高度提纯的普通黏土在窑里变成了黑色,这主要是因为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烧制过程。公元前6世纪时也继续使用其他颜色,比如紫红和白色。白色是一种精细的黏土,它里面不含在烧制后会变色的氧化铁杂质。紫红色则源于泥釉,它由产生黑色的黏土和红色的氧化铁颜料混合而成。工匠们用各种大小的画笔将这些制成色彩的泥釉涂在陶罐表面上,然后把陶器放到窑里烧制,这一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希腊陶器

在希腊世界的不同地区发掘出了相当数量的窑,所以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它们是怎样的样貌,又是如何工作的。制作陶罐要点就是在烧制过程中,陶身变成了红色而“上过彩”的部分变成了黑色。这一过程有三个阶段。首先陶罐被放置在窑的上部,即火膛里;点火后,窑内的温度将升高至800摄氏度,通风需保持良好。满足了这几点氧化的条件后,陶罐全身将会变得通红。第二阶段中要求往火里添加新材,但通气口需被关闭,这是在创造还原条件。

陶窑里面的温度必须达到950摄氏度左右,之后可以下降到约900度。这一过程又使得陶罐整体变黑。在950摄氏度时,表面涂有产生黑色的高纯度黏土的区域会部分地变成玻璃状。这一密封阻隔了氧气的重新进入,结果将使下一阶段中陶罐的其他部分再还原成红色。到了第三阶段,空气又可以进入窑内,即形成了氧化条件,而整个窑可以冷却下来。这样,陶器上上过“黑色光泽”的地方仍保持黑色,而其余的地方又变成了红色。到公元前6世纪末,大多数的陶器类型已经用这种方式来制作了。下面就是一个希腊陶窑的结构图,包括这些部分:1. 炉膛通道2. 火膛3.中腔4. 穿孔层 5. 炉身6. 监视孔和舱口7. 炉壁的可卸部分,为卸物之用8.通风孔9.炉膛通道的盖。

希腊陶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希腊艺术(40)——古风时期的雅典陶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sd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