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头条真文化
读知彌 | 更近于“美”的动物

读知彌 | 更近于“美”的动物

作者: 眺山 | 来源:发表于2020-04-20 11:35 被阅读0次

“在中国,水牛多是入诗画的”,“在这一些诗画当中,水牛与牧童、短笛、清清之溪间,又总像有一种近乎浑然天成的默契美。于是,水牛或许生来就是离诗歌、离山水诗画艺术更近的——大概就是纯粹更近于‘美’的动物了。”

我以为,知彌先生在绘作《清溪》中的如是文字,是比这幅画更为“美味”的,但画作却是把这文字的意蕴之美更加突出了,给人以铭心的形象记忆,特别是牛角上那朵美丽的花与叶。

尽管我是北方人,一生生活在华北地区,但只要遇有“牧童”二字或声音,脑际必浮现江南水乡的美境影象——那悠然的样态,那绿水青山的碧天绿水境地,让人充满着向往。

在这幅《清溪》绘作的面前,我能够拾忆最多的,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唱着《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的岁月,著名女中音歌唱家朱逢博的唱音似乎就在耳边: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

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

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荷把锄头在肩上

牧童的歌声在荡漾

••••••

笑意写在脸上

哼一曲乡居小唱

任思绪在晩风中飞扬

••••••

那时的我,和我的同学们正青春在校园中,自在轻松地唱着,口琴演奏着这首最时尚的民谣之歌。今天,我的同学,那口琴还在吗?还时时悠然地吹奏吗?

转瞬间,不经意中,青春年华已远去了,近在眼前的即是全面开启的老年生活了!人生的青年、中年阶段的短暂,回首时才真切、深切地感受到刻骨铭心了。

告青年人珍惜青春时光,切不可疏忽!进入老龄的我们呢?我想,还是要有“青春之歌”的精神——“任思绪在晩风中飞扬”——只要思想不“老”,人就不会“老”!


相关文章

  • 读知彌 | 更近于“美”的动物

    “在中国,水牛多是入诗画的”,“在这一些诗画当中,水牛与牧童、短笛、清清之溪间,又总像有一种近乎浑然天成的默契美。...

  • 读知彌 | 还记得那“心里美”

    在我少年于故乡生活时,大油(猪油)炒白萝卜丝,确是“大菜”。犹记得那时全家住在老家南屋两间房子里,一家人围桌而坐,...

  • 读知彌 | “吃了么?”

    面对知彌先生这幅画作《饿了么》,我就来写一篇《“吃了么?”》。 “饿了么?”除非特殊生活状态下还会互问,温饱富裕后...

  • 读知彌 | 魂牵梦绕的具象

    如果给魂牵梦绕一个具象,在我,那就是炊烟了。我想,与我同一年代的60后也是“同一律”而不会反对的。 现在,居城池楼...

  • 读知彌 | 自带的干粮

    炊烟,最是故乡图景中的典型形象。让人忆想绵绵。 故乡的炊烟中,定会有烙饼的味道。让人回味念念。 所以,我认为知彌先...

  • 读知彌 | 知心的“画”

    《趁热》这幅画作,是让我想起很多的…… 童年时,回到奶奶家,吃饭时,奶奶总是说:“趁热吃!”大伯也是这句话:“趁热...

  • 读知彌 | “神笔”与“心曲”

    “一直想要一支‘神笔’。画什么,什么就能成真。” “只不过,倘若真有这么一支神笔——我大概还是最想让心电图,重新再...

  • 读知彌 | 不再旁骛其他?

    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已有两个多月时间了,“宅”在家中,“心慧者安”了么?学会了没有“心慧者安”? 这是我今天再读再思知...

  • 读知彌 | 虚心,不大容易

    纳凉取暖,在“人间事”中,都是季节性的为大。今天如此,过去亦如此。 知彌先生绘著《虚室》,即取意象于冬季的采暖物—...

  • 读知彌 | 深切情思的追忆

    《桃李不言》是为知彌先生“父子之情”的第四幅绘作,也是《我的父亲母亲》这一篇章和整个《君自故乡来》一书的最后一幅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知彌 | 更近于“美”的动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cc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