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思维习惯反应都是这个对或者不对,行或者不行...这样的单选限制了我们的思维和心态。很多的沟通也是因为双方意见不统一,就乱了方寸,控制不住情绪,最终闹得不欢而散。
儿时的引导教育,会影响其一生的学习成长。所以,作为家长,要主动帮助孩子从小建立解决问题的意识。
一、 组词练习,让孩子学会选择。
我们可以和孩子做游戏,除去用是或不是来说句子,还可以用“有和没有”、“在什么之前、什么之后”,慢慢扩展范围,“和、或者”、“一些所有”、“相同不同”、“现在以后”、“合适、不合适”、“公平、不公平”、“可能、或许、因为”——多了一个内容,也就多了一种选择。孩子掌握的词语越多,选择就越宽泛,就更利于培养“富足心态”。
二、 帮孩子认识情绪
研究发现,那些经常欺负人的孩子不会区分别人的表情。这就是我们之前文章中说到的“情感忽视”,它对孩子的伤害最大,最难愈合。
好多家长看到孩子摔倒,都会说:“没事,别哭。”导致孩子也会忽视别人的感受。所以,重视ta的情感,说:“摔疼了,哭了。”这句话可以给孩子带去很大的心里安慰。检查没问题后,抱抱孩子,告诉ta你的关心就好了。
小孩子都爱看动画,当情景中的人(动物)高兴或者生气时,让孩子说说,假如你遇到这种情况时,会有什么感受,用怎样的语言和身体动作可以表现出来。当孩子学会分辨情绪时,也就可以很好地控制情绪了。
三是讨论感受。我们在情绪上升的时候,经常说气话:“你坏、你讨厌。”这不是感受。感受是此时的情感体验——伤心、难过、委屈等。如果孩子说出“生气”感受,家长千万不要去评判,别说“不值得生气。”要问问孩子“为什么生气?”——当我们的感受被认同时,人也就平稳了情绪,不会再发脾气。
四是角色扮演的游戏。在演出中多让孩子感受情绪;遇到问题,问问孩子还有什么方法,再试试看...假如孩子说的方法有伤害,比如爱说的“打他”。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了解这样的后果,就用打“他之前怎么样”、“打他之后怎么样”来造句。还可以问“接下来呢”、“后来呢”...有了这些想法,孩子也就学会了思考和承担责任。
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多鼓励孩子做对的那点,不要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孩子在公众场合不追跑打闹,你要肯定地告诉ta:“宝贝,你做到了公共场所不吵闹。你是个有公众规则意识的人,是尊重别人的人,是负责人的人。”孩子做错了,也不要大声批评,用我们要学过的非暴力沟通的方法,描述你看到的事实,说出自己的担心,讲出需要,请求孩子的配合。
我们希望孩子成长为什么样,就要经常跟孩子说要他成为什么样的话。假如你总说孩子不懂事、不听话,ta长大了也会不懂事。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了家长的语言力量。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在爱的滋润下,都能快乐健康地茁壮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