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杀

作者: 灰海之空 | 来源:发表于2025-10-02 16:12 被阅读0次

江南的雨下得绵密,林远站在古今阁门外,黑伞边缘的水珠串成线,滴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这家藏在古董街最深处的裱画店,门面窄得几乎要被两旁店铺吞没,木质招牌上的金漆剥落得厉害,只剩"古今"二字依稀可辨。

三个月前,他还是市局最年轻的刑侦队长。如今,警徽锁在抽屉深处,配枪上交,办公室的钥匙还了回去。那桩证据链莫名断裂的贩毒案,死在审讯室里的嫌疑人,还有他银行卡里那笔怎么也说不清来源的二十万——所有的巧合都指向一个精心设计的局。

"休息一段时间吧,林队。"局长的眼神复杂难辨,手指在红木办公桌上轻轻敲击,"等调查结果出来。"

就在他走出局长办公室时,手机震动,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信息:"想查清真相,去找古今阁的陈师傅。"

推开裱画店的木门,风铃发出清脆的声响。店内光线昏沉,一股混合着陈旧宣纸、徽墨和特制浆糊的气味扑面而来。工作台后,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傅正俯身裱画,脊背弯成一张拉满的弓。

"陈师傅?"林远开口。

老人没有抬头,只是伸出枯竹般的手指,示意他在旁边的长凳等候。

林远环顾四周。墙上挂满各式书画,工笔细腻,写意潇洒。工作台上,棕刷、排笔、裁刀、镊子排列得一丝不苟,在昏黄的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最显眼处挂着一幅装裱精致的书法:"纸寿千年,墨韵永存。"

半小时后,陈师傅终于放下手中的棕刷,抬起头来。皱纹爬满他的脸庞,像是被时光精心雕刻过。唯独那双眼睛清亮锐利,完全不像一个老人该有的眼神。

"有事?"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林远隐去真实身份,只说对裱画感兴趣,想拜师学艺。

陈师傅眯起眼睛打量他许久,仿佛要穿透皮囊看清他心底的秘密。

"又一个躲清静的。"老人轻哼一声,"三个月,受不了自己走人。"

第一個月,林远只做最基础的准备工作——调浆糊。陈师傅对浆糊的要求近乎苛刻:必须用皖南特产的冬麦粉,细绢筛三遍,水温严格控制在四十二度,搅拌时顺时针三十六圈,逆时针三十六圈,一圈不能多,一圈不能少。

"浆糊如人心,"陈师傅用竹尺轻敲浆盆,"太稠则固执,太稀则无骨。恰到好处,才能既坚守原则,又懂得变通。"

林远学得认真,心思却不在技艺上。每天打烊后,他都会偷偷检查店里的每个角落,寻找与那条神秘信息相关的线索,却总是一无所获。

某个深夜,他借口忘拿东西返回店里。后院小屋里竟亮着灯,透过窗帘缝隙,他看见陈师傅对着一幅破损严重的古画出神。画中不是寻常山水,而是一群身着官服的人围坐长桌,桌上铺着一张泛黄的地图。更让他惊讶的是,陈师傅从画轴暗格中取出一枚造型古怪的印章,在画作背面轻轻盖下。那一刻,老人脸上的神情不再是白日的温和儒雅,而是近乎冷酷的决绝。

第二个月,林远开始接触真正的古画修复。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幅明代官员肖像画,虫蛀严重,颜料剥落。陈师傅修复时的专注度超乎寻常,特别是对画中官员腰间佩戴的一块玉珏,修复得一丝不苟。

"这幅画很特别?"林远试探着问。

陈师傅头也不抬:"历史会以各种形式留下印记,我们的责任是保存这些印记,不让时间把它们抹去。"

修复完成那天,本市著名企业家王建雄前来取画。林远记得他正因一桩商业欺诈案被调查。王建雄接过画时,与陈师傅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东西都齐全?"王建雄低声问。

"完好无损,一如既往。"陈师傅平静回答。

林远敏锐地注意到,陈师傅递出的不是原先那幅画,而是另一幅外观几乎相同的卷轴。

当晚,林远潜入档案室调取资料,震惊地发现王建雄案件的关键证据——一批古代文献的鉴定人之一,竟然是陈师傅。而案件的侦办负责人,正是导致他停职的内部调查组组长江明。

梅雨季将尽的一个闷热午后,店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省博物馆副馆长苏雨晴带来一个密封的金属匣,里面是一批严重受损的出土宋代文书。

"陈师傅,这批文献对还原一段历史真相至关重要。"苏雨晴神色凝重,"馆里有人不希望它们被修复完成,请您务必小心。"

陈师傅展开其中一卷,眼神骤然锐利。林远凑近看去,那是一份记载某位官员受贿的名单,末尾的签名竟与江明的笔迹有几分神似。

苏雨晴离去后,陈师傅开始了修复工作。林远注意到老人多次用特殊灯光照射文献,似乎在寻找什么。趁陈师傅临时离开的片刻,林远快速检查那些文献,在其中一页的背面发现了一行几乎看不见的小字:

"证据在'风雨归舟'轴内。"

林远的心跳骤然加速。"风雨归舟"正是店内悬挂的那幅山水画。

深夜,他悄悄取下画轴。拆开装裱层时,他的指尖微微发颤。夹层里赫然藏着一枚微型U盘和一本泛黄的笔记。

U盘里的内容令人心惊:详细记录了一个名为"墨社"的组织如何通过伪造、替换古代文献,影响司法判决、商业竞争甚至学术研究。而笔记里,则是陈师傅多年来收集的"墨社"成员名单和犯罪证据。

更让林远震惊的是,笔记最后一页赫然写着:

"江明,'墨社'现任掌印人。林远,下一个目标。"

脚步声从身后传来。林远猛地转身,看见陈师傅站在门口,手中握着一把寒光闪闪的裁纸刀。

"你不该看那些,林队长。"陈师傅的声音冰冷。

"是你引我来的?"林远警惕地问。

"我需要一个局外人,一个他们还没腐蚀的警察。"陈师傅叹了口气,"但我没想到,他们会这么快对你下手。"

陈师傅讲述的故事令人震惊:四十五年前,他和几位同门师兄弟创立了"墨社",初衷是保护在动荡年代濒临毁灭的文化遗产。但随着时间推移,组织逐渐被别有用心者掌控,开始利用他们的专业技能从事非法活动。

"我们擅长修复,更擅长伪造。"陈师傅苦笑,"能让人起死回生,也能让人身败名裂。"

江明,陈师傅最得意的弟子,如今已掌控整个组织,并计划将所有知情人灭口。

"那份导致你停职的证据,就是江明伪造的。"陈师傅说,"他没想到的是,我早就开始收集他们的罪证。"

突然,店外传来汽车急刹的声音。陈师傅脸色一变,迅速将U盘和笔记塞进林远手中。

"从后门走,去找苏雨晴,她知道全部真相。"

"你呢?"

"我还有一些事情要了结。"陈师傅的眼神坚定而决绝,"记住,林远,在这个行当里,最危险的从来不是看得见的刀剑,而是隐藏在墨色之下的杀机。"

前门被猛烈撞击,木屑飞溅。林远最后看了一眼陈师傅,转身冲入后院的黑暗中。

两个月后,林远站在重新开放的省博物馆展厅里,面前是陈师傅修复的最后一批宋代文献。经过他和苏雨晴的努力,"墨社"的主要成员已被逮捕,包括江明和王建雄。陈师傅在那晚的冲突中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官方报道称这是一起特大文物伪造和敲诈勒索案,但林远知道,真相远比表面复杂。

"这是陈师傅留给你的。"苏雨晴递来一个狭长的木盒。

林远打开盒子,里面是陈师傅常用的那把棕刷,刷柄上刻着一行小字:"墨可杀,亦可生。"

展厅里人流如织,无人注意到这个站在角落的年轻人。林远轻轻抚摸着刷柄,想起陈师傅常说的一句话:

"修复不只是技术,更是一种选择。选择掩盖还是揭示,选择遗忘还是铭记。"

窗外,城市依旧喧嚣。而在博物馆的静谧中,历史正以另一种形式苏醒。林远知道,自己的使命才刚刚开始——那些隐藏在墨色之下的真相,正等待着他一笔一笔,修复还原。

他转身离开时,没注意到展厅尽头一个熟悉的身影。陈师傅站在阴影里,目送着徒弟远去,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然后,他压低帽檐,消失在人群中。

墨色深处,新的棋局刚刚开始。这一次,执子之人,已经准备好了。

相关文章

  • 小说《墨杀》引争议,年轻人为何反感墨学专家垄断话语权|黄蕉风

    圣人还是义警?小说《墨杀》撕裂墨学阵营 近日,畅销书作家高渔携新作、中国第一部墨家文化元素题材的动作推理小说《墨杀...

  • 第十七章 惩罚清欢,故人再见

    “父皇,林清欢派墨白杀兰心,结果墨白没有杀成,反而受了伤。可是那墨白竟然抓住清音姐姐,以清音姐姐的性命相要挟,逼兰...

  • 杀盗非杀人的概念与逻辑分析

    如果说“杀墨者非杀人也”,“杀学者非杀人也”,我相信,必定遭到“杀盗非杀人也”的辩护者的拒斥。但是,这三个命题在逻...

  • 关于《杀墨·笔倾天下》

    杀墨,其实本来也是没有这个词语的,莫名其妙的有天做梦梦里一直出现这个词语,后来就自己提炼了,意思是封笔,也就是故事...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墨记·日歌(玖佰陆拾伍·2021.8.25)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文/叶潇(湖北) · 杀一个人的刀。杀十个人...

  • 鱼缸里的"黑衣元帅"(作品展示)

    "身上黑,眼睛小,杀遍鱼缸敌人跑"。这就是我家鱼缸里的"黑衣元帅"——墨燕。 墨燕别名小鳍帆鱼,隶科鱼属。身...

  • 日更342明天?今天?

    明天需要完成的任务, 洗头 1.墨墨单词组队打卡 2.chatgpt注册登录(鼓励爱情文案) 3.晚上玩鹅鸭杀 l...

  • 杀戮天使·Danny💚

    连肝两小时物理的小寒,脑子和头发一样乱蓬蓬的…… 受到隔壁墨言启发,小寒扔掉圆珠笔拿起自动铅画杀天! 话说回来,杀...

  • 琴棋书画(藏头诗)

    琴声悠扬,树下老者乐享天仑 棋逢对手,楚河汉界杀得正欢 书墨春秋,横笔竖峰龙风飞舞 画描夏冬,乱墨如流诗意山水 琴...

  • 帝国

    封合历484年 “啊” “杀啊” “守住皇宫不要让这些贼子侵入进去” 夜色如墨,月空如水,天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墨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nht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