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学论概述(六)实质教育论VS形式教育论

教学论概述(六)实质教育论VS形式教育论

作者: 苏晓育儿说 | 来源:发表于2019-05-13 17:04 被阅读0次

教学论概述(六)实质教育论VS形式教育论

一、“实质教育论”概览:主张重点学习实用知识

18、19世纪流行于欧洲的教育思潮

机器化大生产破碰发展---培养具有实用知识的人

代表人:斯宾塞(教育为人的完满生活做准备)

二、“实质教育论“内容

(一)理论基础

认识论基础--经验论:经验论认为一切知识源于感知,因而注重学生从外界获取知识

心理学理论--联想心理学(观念心理学):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一系列经验或观念的联结,在教学中表现为强调知识的积累、联系、系统化

(二)教学目的观

教学任务---教给学生对生产、生活实际有用的知识

教育目的---实质知识的获得,即课程教材的具体内容本身、具体实用价值,从而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

(三)课程观

主张学校重点开设自然学科和现代语言等课程:物理、化学、地理、天文,忽视古代语言和古代史等课程。

斯宾塞提出的实科课程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宗旨:为人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提出具体的课程内容:生理学、物理学、化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

三、“实质教育论”影响

(一)为实科学校提供理论指导

实科学校:是直接教授学生从事实际生产劳动专业知识的学校。相当于今天的职业学校、中专、技术学校。

实科学校作用:学校直接培养劳动者成为一种新常态。

(二)促进自然科学知识全面进入学校课程体系

改变了课程长期以来以人文课程为主体的格局。

促进了学校课程结构现代化和多样化。

(三)重视教学的实际功用性

实质教育是一种具有比较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的教学思潮。

对解决教学脱离生活实际问题,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但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总结:

“实质教育论”是一种强调学习有用知识的教学思潮,斯宾塞的实科课程理论是最系统的“实质教学论”学说。

这一教学思潮对自然学科进入学校课程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使教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建立了更紧密的关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论概述(六)实质教育论VS形式教育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lr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