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与孩子之间三种主要互动方式
-
严厉
过度控制。有规矩但没有自由;没有选择。
“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 -
娇纵
没有限制。有自由但没有规矩;无限制的选择。
“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
正面管教
有权威的;和善与坚定并行。有规矩也有自由;有限制的选择。
“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你可以选择。”
惩罚造成的四个R
-
愤恨(Resentment)
“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
报复(Revenge)
“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
反叛(Rebellion)
“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
退缩(Retreat)
偷偷摸摸 ——“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自卑 ——“我是个坏孩子。”
矫正错误的三个R
-
承认(Recognize)
“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
和好(Reconcile)*
“我向你道歉。” -
解决(Resolve)
“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四个错误观念
-
寻求过度关注
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 -
寻求权利
错误观念: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
报复
错误观念:我得不到归属,但我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 -
自暴自弃
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
关注于解决问题的3R1H
- 相关(Related)
- 尊重 (Respectful)
- 合理 (Reasonable)
- 有帮助 (Helpful)
正面的自我概念
好学、责任感、礼貌、自律、诚实、合作、自我控制、开放的思维、
耐心、善于客观地思考、幽默感、尊重自己和他人、关心他人、同情心、
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纳自己和他人、智慧、热爱生活、正直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 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 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培养孩子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 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 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 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 ——“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 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 很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 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 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正面管教工具(正面的方法)
- 废除惩罚
- 废除娇纵
- 和善而坚定
- 给孩子培养“七项重要感知能力和技能”的机会
- 当心是什么再起作用(惩罚带来长期的负面的效果)
- 放弃荒诞的观念(若想让孩子做得好就要先让他感觉糟)
- 让孩子参与到设置限制中来
- 问启发式的问题
- 使用和善而坚定的话语
正面管教工具(基本概念)
- 要“赢得”孩子,而不是凭你的力量“赢了”孩子。
- 为孩子提供发展和实践“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机会,以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 不要“告诉”,要开始以一种引导孩子参与解决问题的方式向孩子“提问”。
- 使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 记住,你的言行背后的感觉要比你的言行本身更重要。
- 和孩子一起就需要做的家务以及做家务的计划进行头脑风暴。
- 要避免娇纵,以让孩子培养对自我能力的信心。
- 交给孩子并实践“犯错误时学习的大好机会”。
- 交给孩子并实践“矫正错误的三个R”。
- 一定要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
正面管教工具(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 承担起(不责备)你在孩子的不良行为中的责任。
- 理解四种错误目的产生的行为,并以鼓励来回应。
- 做一个“密码破译员”,理解孩子是在用不良行为告诉我们:“我只是想有所归属。”
- 尝试理解孩子行为的错误目的。你有什么感受?孩子对你的行为有什么反应?
- 以友善的态度,用目的揭示法帮助孩子了解他们的错误目的。
-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正面管教工具(关注于解决问题)
- 关注于解决问题。
- “关注于解决问题的3R1H”。
- 明确问题所在,用头脑风暴找出解决方案。
- 先要去掉那些不尊重人的方案,再让孩子选择他们认为最有益的解决方案。
- 在解决问题之前先要冷静下来。
- “积极的暂停”。
- 询问孩子怎样做会对他们最有帮助——而且,如果可能的话,至少给孩子两个选择。
- 利用家庭会议或班会来解决问题。
- 用启发式问题帮助孩子探讨他们的选择造成的后果。
班会指导原则(班会)
- 学生围坐成一圈,老师和学生同高度地坐在圈中。(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坐在地板上,老师也坐在地板上;如果学生坐在椅子上,老师也坐在椅子上。这和老师平常站着上课不同。)
- 只要有可能,就要让学生来主持班会,越早越好。
- 主持班会的学生通过让大家传递发言棒(或用于此目的的其他物品)开始致谢,每个同学都可以致谢、或要求别人致谢,也可以直接把发言棒传下去。
- 受到感谢的同学要说声“谢谢你”。
- 老师或主持的学生负责议题,宣读下一条需要讨论的内容。
- 议程宣读过后,写这条议程的学生可以做以下三个选择:1)诉说他的感受给大家听;2)讨论问题,但不做定论;3)请求大家帮助解决问题。
- 如果上述学生要求的是第2)和第3)个选择,就让发言棒再次绕场传递,请大家讨论,或用头脑风暴法提建议。
- 老师不要对学生提出的建议进行评论(除非你是为了提醒学生应该给别人提建议——你可能需要说:“你怎么把它变成一种建议?”)当发言棒传到老师手里时,老师也可以进行评论或提出建议——但仅限此时。
- 每条建议都由老师写在议程本上或者活页夹上。如果可能,让学生来写。
- 在大多数情况下,发言棒传递两圈,让那些听了别人的发言后又有了新的想法的孩子有机会再提建议(第二圈花的时间会比第一圈少很多)。
- 把问题写入议程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觉得最好的建议。如果另一名同学牵涉其中,他也可以选一条建议。如果俩人所选的建议相冲突,让他们私下里讨论决定怎么做会对双方都有帮助。当讨论的问题涉及全班同学时,可以投票表决。
正面管教工具(家庭会议)
- 家庭会议
- 关注于解决问题
- 对付凌乱的“安全寄存箱”
- 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制订家庭规则
- 坚守家庭规则,避免把问题揽到自己身上
- 表现出对孩子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信心
- 家庭会议决议必须全体通过
- 在日历上计划好家庭娱乐时间
- 和孩子一起就一些常见问题预先讨论解决方案
- 当某个解决方案不起作用了,那就再次写入会议议程
- 用各种方式激励孩子承担家务
- 坚信十几岁的孩子一定能顺利度过他们的个性化过程
- 让家庭会议丰富多采的工具
- 定期谈论各自的错误,以及每个人能从中得到的收获
- 计划并轮流承担做饭以及清洁的责任
正面管教工具(综合应用)
- 花一些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因为在你感觉更好的时候才能做得更好。这些方式包括卫生间的使用技巧(适合家长)、小说的技巧(适合老师)、以及“积极的暂停”(适合大人和孩子)。
- 决定你自己做什么,而不是要孩子做什么。
- 让孩子预先知道你会怎么做。
- 和善而坚定的行动,而不是光说。
- 如果必须要说,语气要和善而坚定,而且说得越少越好。
- 以情绪上的撤出让自己避开权力之争,等双方都冷静下来以后,关注于解决问题。
- 用日常惯例表来避免权力之争。
- 要避免就寝前的争斗,你可以一边给孩子盖好被子,一边和孩子分享一天中最快乐和最伤心的事情。
- 通过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来避免权力之争。
- 对孩子间的争端置身事外,或“让孩子们处境相同”。
- 要先安慰打别人的孩子,然后让这个孩子和你一起去安慰被打的孩子。
- 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 给孩子一个拥抱。
- 运用你的幽默感。
- 让孩子参与晚餐的计划、烹制和打扫。
- 设计一些暗号来提醒孩子该做什么。
- 给孩子提供选择,而不是要求。
- 用“你一……,我们就……”。
- 用零花钱教孩子学习管理金钱,而不是用做奖励和惩罚。
正面管教工具(家里和教室里的爱与欢乐)
- 你的行为背后的感觉远比你的行为本身更重要。
- 把错误看作学习的机会。
- 在你不得不反复学习同一件事情时,对自己要有耐心。这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 表达无条件的爱。
- 先假定孩子无辜。
- “赢得合作四步骤”。
- 教给孩子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并且要做出榜样。
- 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
- 承担你在冲突中的全部责任。
- 同情你自己。
- 通过反复读书和练习,加强你的学习。
全书核心内容如上,每一点都值得细细斟酌。
亦可经常浏览此纲要来优化自己的行为。
如有不明之处,不得要领,建议购得此书研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