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朝我扔泥巴,我用泥巴种荷花。当我读到这个句子,就被作者的乐观打动了,自己瞬间被点燃了!
放眼望去,身边的亲人、朋友没有几个圣人,几乎都有自己的一地鸡毛在消耗自己。我也不例外,“中年少女”尴尬年龄,自己渴望的母慈子孝,向往的风花雪夜,向往的诗与远方,都被无情地埋没在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总是感觉生活中处处被刁难,事事难如意,时时不开心。淘气的孩子,木讷的老公,年迈的父母,繁忙的工作,一件件,一桩桩的事让自己疲惫不堪。
其中,最让我不甘又不愿放手的是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许是自己小时候吃了太多的苦,所以就尽心尽力地满足孩子们的衣食住行,但是,我也和千千万万的妈妈一样是个俗气的人,在孩子的习惯养成上,我希望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像,知书达礼;在学习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博闻强识,独占鳌头。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因为我对孩子抱有很大的希望,为了不失望,我总是给孩子做规划,让他按照我的条条框框来做事,在孩子小的时候,这样做确实不错,我的孩子明事理爱学习,美缝别人夸奖我的孩子的时候,我都感觉自己像种了大奖一样开心。感觉自己一定能望龙成龙!
可好景不长,当我的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进去初中,第一学期还没有读完,我就感觉这个整体与我朝夕相处的孩子变得是那么的陌生,甚至是对我爱搭不理。这让我非常苦恼,我对他开始了唐僧念经似的狂轰滥炸,希望能把我的思想“灌”到他脑海中,一开始,他还能听几句,渐渐不耐烦了,回家往自己卧室一钻,门一锁。
一时间我慌了,我很害怕,我怕他脱离我给设置的轨道,他会荒芜。我痛定思痛,决定求助他的老师,我像臣子给皇帝请安一样,每天问候老师几遍,向老师倾诉我的辛苦和无助。老师因为和我年龄相仿,她理解我,劝我教育孩子不能心急……
无论如何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瓜不能荒芜了吧,但是我又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整天恍恍惚惚,夜不能寐。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我为孩子的教育烦恼不已的时候,我的父亲,心脏病发作。一得到消息,驱车探望,一路眼泪止不住地流,一路很踩油门,甚至连闯了几个红等也不自知。
陪伴孩子,照顾老人,就这样家医院来回折腾,让自己仅有的信念轰然倒塌,为什么生活如此难过。
一次次的问苍天问大地,却得不到一丁点的回想,都说科学的尽头是“玄学”,我试着坐在化妆镜前为自己“看像”,想从自身找到答案!但看看看去自己也不是刻薄之人,为何人生拿到如此不堪的剧本,还是无解。
浑浑噩噩不再去想,每天都在完成自己的作业,本以为自己就这样迷迷糊糊地生活下去。 没曾想无意间读到《苏东坡传》,才发现一切困苦的根源在于自己心态。苏东坡官场可谓起起伏伏,受尽折磨,但他却没有被贬官击倒,相反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在被贬黄土地上开出绝美的花。每次贬谪中,都能放下仕途失意,扎根民生(如在杭州修苏堤、在惠州引泉水),同时以文学、书法、美食(东坡肉、东坡羹)安放精神,成为后世敬仰的“人生导师”。
虽然感觉自己理解的不是深刻,但我确实从中汲取了经营生活的力量,让自己鲜活、支棱了好长一段时间。不过,我总是有种感觉,苏东坡何等才华,岂是我辈能效仿的,思考间,自己又恍惚起来。
就这样崩溃着自愈着努力前行着,直到有一天,我家七岁的顽童在看手机,大声读“别人朝我扔泥巴,我用泥巴种荷花!别人朝我扔石头,我用石头建小楼!”
我感觉自己有救了,豁达乐观虽比不上哪些名人,那么,我们小人物,也可以有超我的意识形态,从一切事物中“抽离”出来,以旁观者的角度看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许就是内耗的出路,毕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加油吧,新手妈妈,愿自己也能在生活朝自己的扔泥土的时候,也能泥巴种出仙美的荷花,再拿荷花卖钱花,岂不快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