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课笔记

听课笔记

作者: 欧阳木木 | 来源:发表于2022-10-09 09:18 被阅读0次

52.“诸吕之乱”的真相:吕氏发动叛乱了吗?

主讲:姜鹏

      刘邦去世以后,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刘盈,历史上称为汉惠帝。汉惠帝在历史上特别没有存在感,因为他有一位非常强势的母亲,那就是著名的吕太后吕雉。到公元前188年刘盈就去世了,汉朝更是进入到皇太后吕雉大权独揽的时代。

    《 资治通鉴》开始讲述吕雉时代的时候,第一个故事就很耐人寻味。当时,吕雉想立吕氏家族的一些重要成员为诸候壬,就去咨询了三位重要功臣的意见。第一位就问当时的百官之首,又丞相王陵。

      吕雉问:“我要疯,我们吕家的人做王怎么样?”

      王灵回答说,高祖皇帝在世的时候,曾经跟我们歃血为盟,说“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既然有了这个规定,太后您现在要封吕家的人为王,这不符合规矩。

    听完这番话,吕雉非常不高兴,接着他又去问左宰相陈平和太尉周勃。这两个人就跟吕雉说,“高祖皇帝定天下的时候,他封自己的子弟为王,现在天下由您来掌握,你封你们吕家的人为王,也很正常啊,有何不可呢?”吕雉听完以后大喜。

    陈平和周勃知道,现在太后掌权,对着干是行不通的,得想办法随机应变才行。果然王林就因为这次反对以后,马上就被太后夺权,被罢免了右宰相的职位。

    吕雉掌权以后,对于刘氏宗亲,可以说是既团结又打击。所谓团结,就是吕雉总想着把吕家的女儿嫁给刘氏子弟,的企图刘吕两家世代通婚,这样就跟刘家绑在了一起,控制权利也就名正言顺。

    但另一方面对刘氏宗亲的一些核心人物,吕雉又是不择手段地打击,尤其是对刘邦的其他儿子们。刘邦的八个儿子当中,除了后来成为汉文帝的刘恒、吕雉的亲儿子刘盈以及吕雉带大的淮南王刘长,其他的五个都遭受过吕雉的打击,甚至直接被他弄死。

    除此之外吕雉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利,不断提拨吕氏家族的成员。在吕矢家族成员当中,她挑选了自己的侄子以及侄孙前后封了三个王。但这样一来吕雉心里也十分清楚,刘氏家族的人和其他的大臣们对她肯定有意见。

      公元前180年秋,吕雉病重,她就想让自己两个最重要的侄子吕禄和吕产分别率领北军和南军。这是当时中央禁军当中最重要的两只力量。吕雉还告诉二人,“吕氏家族的人封王,大臣们肯定愤愤不平。等我死后,恐怕他们会发动政变,你们一定要牢牢掌握军队,保卫住皇宫。”说完不久吕雉就去世了。

    果然如吕雉所料,她死以后,矛盾就爆发出来。表面上看,这个事件是由吕氏集团的势力膨胀而引起的,作为要坚守“非刘氏不王”的功臣们,好像是站在正义的这一面,而吕氏家族则是非正义的。一般的历史教科书上也是这么讲的,但是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

      以“资治通鉴”为例,在讲述这个事件的过程当中,有两个地方提到吕雉的这些重要成员们想发动叛乱。

      第一,“诸吕欲为乱,畏大成绛、灌等、未敢发。”注意“未敢发”!

      第二,“吕产不知吕禄巳去北军,乃入未央宫,欲为乱。”请注意“欲为乱”!

      你仔细阅读史书,的确很难找到吕雉家族的成员有发动变乱的具体行为,可是为什么即便他们什么都没做依然会导致功臣们的反感,并且联合起来把吕氏家族的势力推翻?

      不管怎么说有一个事实,那就是吕雉在世的时候,的确非常贪婪,不停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吕雉死后,权力还是掌握在女士家族的重要成员手里。这样的状态导致功臣们悲观地认为吕氏家族可能不会就此罢休,甚至会篡夺皇权,真要这样的话,他们这些忠于刘邦的功臣就有可能被清剿,所以功臣们非常焦虑。

      这个时候他们想起一个人——郦寄,郦寄是开国功臣郦商的儿子,和吕禄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周勃和陈平就设计劫持了郦商,然后跟郦寄说,“你父亲现在在我们手里,如果要保他无事,你就帮我们把兵权从吕禄手上骗过来。”郦寄也没办法,仗着吕禄对他的信任,欺骗吕禄,建议他交出兵权,回到封地过诸侯王的平安日子,而不是留在长安引起功臣们的猜忌,毕竟双方一旦冲突,对谁都不好。

      吕禄觉得有道理,但是他不敢擅做主张,就去咨询吕氏家族的一些老资格前辈。吕氏家族的老人们分成两组不同意见,有些人认为这样做可以和平相处。有些人则认为我们想和他们和平相处,他们想和我们和平相处吗?吕禄听后犹豫不决。

      吕氏家族当中的老人们为什么会产生不同意见?恰恰说明,吕氏家族的确没有篡权夺位的想法。假如吕氏家族一开始就有共谋,想篡夺政权,消灭这些功臣,那么吕禄不可能会有放弃兵权的想法,这些老人们也不会产生分歧。

      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件事情,当时功臣曹参的儿子曹窋在吕产府上商量事情,正好听到有人来报告吕产,齐国起兵反对吕氏。

      曹窋对吕产有非常强的戒备心理,马上找陈平、周勃通风报信。而吕产和别人谈话的时候,却根本不回避曹窋,所以曹窋才能够听到。如果说吕产有篡权的野心,这种谈话场合怎么可能让曹窋轻易听到呢?这又是功臣们有心,吕氏无心的一个例证。

      曹窋通风报信以后,更加强了陈平、周勃这些功臣们的紧张感。于是周勃就想要尽快把北军夺过来,但是他根本没有办法进入军营,这时候又出现一个人——襄平侯纪通,此人是已故功臣纪信的儿子。纪通当时官任上符节,专门掌管代表皇帝权威的节。他利用自己的职权之便,拿了一个节出来谎称这是小皇帝的命令,把周勃接到北军里面去了。

      周勃跑到北军,一靠郦寄哄骗,二靠纪通假传皇帝的命令,才得以最终将北军的军权拿到手里。

      之后,在功臣和刘氏子孙的通力合作下,北军领袖吕禄被支走,南军领袖吕产被杀。随后“悉捕诛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吕氏家族遭受了灭顶之灾。

      我们来总结一下,在这一系列故事当中,功臣这一边出现了几个重要人物,周勃、陈平、郦寄、曹窋、纪通,他们全部来自于协助刘邦打天下的功臣集团,这些功臣们织就了一张又广又密的网,把吕氏集团包围住,各有各的分工,从此我们更加能够看出,其实这一次政治事变,功臣们更具有挑起事端的主动性。

      我们并不是要为吕氏家族彻底翻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吕雉和其他吕氏家族的成员给分开看。

      吕雉十分贪婪,想让吕氏家族的人占有更多的利益,因此打破了权力结构的平衡,原来的这个权力结构是刘姓做皇帝,功臣们都各自有自己的一块封地,结果吕雉出现以后,她以皇族配偶的身份,让她的家族掌握着比普通的功臣更多的资源和权力,而且还要一步步扩张。

      功臣们因此感到恐惧,他们既害怕自己的利益乃至于生命受到剥夺,又害怕协助刘邦所打下的天下被颠覆,所以在吕雉死了以后,功臣们联合起来是为了防止这种事态进一步扩张。但是,吕产和吕禄并不像他们的姑姑一样那么有野心,他们或许并没有独享大权的欲望。

      我们可以说,平定诸吕这个事件具有两面性。一,它是由吕雉的贪婪所引起的;二,功臣们为了证明自己行动的合法性,也的确给吕禄、吕产这些人栽了很多赃,这才是历史真相的全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课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lg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