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雨花非遗馆

作者: 开心陪伴 | 来源:发表于2019-06-24 10:03 被阅读0次

雨花非遗馆

探秘雨花非遗馆

非遗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探秘雨花非遗馆

江南磨坊

探秘雨花非遗馆 探秘雨花非遗馆 探秘雨花非遗馆

这个石磨对于欢欢来说还有一点重,刚开始石磨一点都没动,但她还不错,石磨慢慢的她掌握了方法,把它磨动了

石磨是谁发明的?

石磨的发明人--鲁班

鲁班是中国古代一位优秀的创造发明家。他生活在春秋末期,叫公输般,因为他是鲁国人,所以又叫鲁班。据说他发明了木工用的锯子、刨子、曲尺等。他还用他的智慧,解决了人们生活中的不少问题。

豆腐的发明

豆腐存在的历史悠久,相传是在公元前164年,由中国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所发明。刘安在安徽省寿县与淮南交界处的八公山上烧药炼丹的时候,偶然以石膏点豆汁,从而发明豆腐。

中国湖南女红

探秘雨花非遗馆

中国湖南女红最后的红字怎么读了?

我们一起读出了“红(hong)”,可带队老师说读音是“红(gong)”。

因为当年请了很多女工作活,都是做一些编制之类的,只有女性才能做的工作。用工字觉得太刚硬了,女性是柔美的代表,所以,在工字前面加了一个“纟”旁,只有当“红”和女字在一起时才读“女红(gong)”。

真是长知识了。

探秘雨花非遗馆

竹蜻蜓

探秘雨花非遗馆 探秘雨花非遗馆

让孩子们感受古老的技艺

咬指蛇

探秘雨花非遗馆

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花纹的特点是重复单一的。

探秘雨花非遗馆 探秘雨花非遗馆

认识穿百家衣吃百家饭

探秘雨花非遗馆

穿百家衣:以前在我的想法理解就是将很多家小朋友的衣服穿在自己家小朋友的身上。这次体验后,我才知道是到每家每户要一块布,再将这些布拼在一起,做成衣服给自家小朋友穿。

泥书

用勺子写字,用泥巴上色

探秘雨花非遗馆 探秘雨花非遗馆

宝庆瓷刻

流泪的奥巴马

探秘雨花非遗馆 探秘雨花非遗馆

竹编研习所

探秘雨花非遗馆

破竹

探秘雨花非遗馆

杀青

探秘雨花非遗馆

打磨

探秘雨花非遗馆

二维码竹编

你们扫扫试试,看看扫的出来吗?

探秘雨花非遗馆

皮影戏学习

何怀玉一家,通过96年对皮影的学习、研究和创新,将皮影代代传承了下来。

皮影戏的历史

探秘雨花非遗馆

皮影戏的主要要素:灯光、影子、需要有人操作和配音

皮影表演

探秘雨花非遗馆

皮影戏开始啦!这个应该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每个人都在认真的看。觉得很好奇,还想跑到演艺间去参观。表演完后孩子们都能说出故事情节,锻炼了孩子专注力、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自己演绎开始了,小朋友和家长可以到后台去亲自体验皮影戏的演绎

探秘雨花非遗馆 探秘雨花非遗馆 探秘雨花非遗馆

进入了演艺棚个个都是小戏骨啊!都不需要我帮忙,直接自己玩起来了。

制作皮影戏

小朋友们自己拿着剪刀做皮影

探秘雨花非遗馆 探秘雨花非遗馆

欢欢在家里自己做手工比较多,所以做起皮影未也得心应手,最后是穿线环节,对于和来说,力度可能不够由我代替了

探秘雨花非遗馆

快看我们的成品,欢拿着成品展示着非常开心,还说要到幕布后面去演绎了,可是因为身高问题,演绎还是有一点点困难的。呵呵…(长高一点在演吧!)

颁证环节开始啦!

探秘雨花非遗馆

欢,非常标准的双手接过证书,看非遗传人都笑得好开心啊!应该是很开心,这些小朋友们的到来吧!能让小朋友学到关于皮影戏的知识,皮影戏剧得到了传承。

探秘雨花非遗馆

又一次活动结束了。每一次的陪伴活动,不仅是让孩子增长了见识和知识,也让我们家长也学到很多知识。

开心陪伴,见证我们一起的回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探秘雨花非遗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qn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