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四夕
铺天盖地的文章在号召:每天早起一小时。早起的这一小时能做什么呢?可以不紧不慢地吃个早饭;可以拉拉筋骨,给一天注入元气;可以安安静静的看会儿书,每天多看一小时,一年下来积攒的知识,不可估量;可以做好一天的工作计划,每天都在计划下,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等等。
想想在万籁俱静的清晨,安安静静地享受着属于自己时间,健康而又安逸。下定决心以后都要早起,睡前设定好几个闹钟,以便第二天早起。
可是,当闹钟在耳边叫嚣的时候,伸手一按,转个身继续睡去。接着又是一个闹铃响了,继续一按,睡去。如此反复,不知过了多久,突然一个激灵,几点了,一看上班快要迟到了。可想而知,又是一个兵荒马乱的早晨。
又是一天,挣扎许久,总算是起床了。只听窗外风呼呼地刮着,又是一个糟糕的天气。当天还预约了瑜伽课,心里想着为什么要取消前一天的课,前一天还艳阳高照呢。
前一天的课为什么取消了呢?那是因为睡过头了,而梳洗化妆又拖拉,预计肯定迟到,就只好取消。
这又是晚起造成的恶性循环。日复一日的恶性循环下,终归是需要思变的。
为什么我们总是睡不够,起不来?可以归结两点:一是睡得晚;二是潜意识里没有早起的迫切性。
如此,找到根源后,需要做的就是攻克它们。
对于晚睡。造成大部分人晚睡的罪魁祸首,不可否认都是手机。我们都有躺在床上翻翻手机的习惯,翻着翻着就到凌晨了。
首先,把手机放在离自己远一点的地方,这样晚上躺在床上了就懒得去拿,早上又需要起来去关闹钟,一举两得。
其次,可以拿一本纸质书看,书是最好催眠的物。或者用喜马拉雅闭着眼睛听新闻或者听英文,喜马拉雅有个定时关闭功能,这样听睡着后,就可以自动关掉。
关于要潜意识里有早起的迫切性。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为了赶飞机、赶车凌晨三四点也能起来。早些时候,我为了看牙齿,每周去一次,每次都要五点起。那时候,一天下来也没觉得很痛苦,反而状态都挺好。
也就是说当意识里有自己必须要起床的概念时,我们也是能做到早起的。即要设定目标,并且设定惩罚机制,未完成就会受到一定的惩罚。
例如不早起,就没有早餐吃,没有早餐吃就容易低血糖,胃也不舒服;不早起,就不化妆(没时间),这样一天都羞于见人。
这个目标和惩罚因人而异,可以想想当下有什么比较迫切的事情需要做,什么事情是自己比较抗拒的。
为了早起,我们需要早睡,也需要给潜意识提供早起的必要性。
另,每天晚上睡前告诉自己,听到闹钟就起。给自己一个指令,起。这也是给潜意识一个执行的指令。
仅此。
愿都能早起感受清晨的寂静!
2019/3/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