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行动中成长的卫婷
公众号: 行动驿站
持续每日写作: 四个月
时间就是力量
短期期望不要过高,长期期望不要过低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做事情都是短期期望过高,而长期期望过低,或者说,大多数人脑子里根本就没有长期这个概念,当决定做一件事情时潜意识里就藏着短期内要有高回报的想法,一旦短期内没有获得这个想象中的高回报,就会有放弃的念头甚至会马上放弃。
1. 练习倒立
比如说我自己吧,前几个月的时候看到keep上那么多女孩子都会各种倒立,走哪儿都能倒立一下拍个照,好帅气,我也想要出去旅游的时候倒立拍照。于是,我就从最笨的方式开始,每天登墙倒立一分钟,先坚持三个月吧。
刚开始的时候新鲜劲儿很足,一天有时候倒立两三次,有空就倒一下。十来天的时候,我开始偷懒了,有时候白天忘了倒立,晚上睡前想起来了但觉得好累就假装忘了,睡觉。再慢慢地,当时为什么想要倒立我早就想不起来了,就好像根本没有过这个念头一样。倒立拍照的梦想,不到一个月就这么搁浅了。
现在想想为什么没有坚持下来,就是因为没有看到期待中自己的进步,觉得每天都练习了可倒立能坚持的时间还是那么短,而且我得到什么时候才能像别人一样,可以不用任何依靠和辅助,直接潇洒地来个倒立,让别人羡慕。
实际上我连续每天都练习至少一次的时间可能也就最多20天,又不怎么做俯卧撑,臂力肯定跟不上。按照这样的方式练习,要增加坚持的时间至少也得三个月,一百天吧。但我死在了不到二十天的时候。
2.练字
每次在外面需要签名的时候,我就会受到刺激,回来信誓旦旦地让教书法的老公教我写我的名字,一开始我会认真地耐心地每天练一页纸,过两天看不到明显的进步我就开始泄气,不超过一个星期我就不再提这事儿了。下次受了刺激重新开始喊着练字,然后又快速放弃。
这两个例子首先说明一个事情:倒立和练字都不是我的刚需,即使我不会也丝毫不会影响我的生活,只是会偶尔会影响一下我的清晰而已;再有就是,对短期期望过高,因为太想看到结果,看到好的变化,而结果和好的变化又不是短期能实现的,所以每一天就变得好漫长,感觉看到结果和好的变化的那一天太遥远了,希望太渺茫了,还没有自己刚下定决心时幻想美好结果时产生的感觉好。
3.N阶行动者
《刻意学习》的作者Scaler提出了N阶行动者的概念,以10为底,N为幂,10的N次方(10^N)代表能够持续行动天数。
一阶行动者: 10天,打鸡血的十天,受刺激开始,热情一周左右消失。
二阶行动者: 100天,三个月,入门阶段,坚持下来可以极大地增强人的信心,并且相信坚持的力量。
三阶行动者: 1000天,三年,三年持续不断地去做一件事情很不容易,比如Scaler自己就持续每日写作写了三年。
还有四阶,五阶,这些我们就不说了,因为身边的行动者做到三阶的就已经寥寥无几了。
说时间就是力量真是一点也没错,铁杵磨成针是时间的力量,水滴石穿也是时间的力量,我们其实都知道时间的力量,只是那颗不愿花时间等待,总想今天做事明天就看到成果的心让我们错失感受时间力量的机会。道理就那么多,道理就摆在那里,要让这些道理真正地去改变我们的生活,只能靠两个字:行动。
行动才能有获得
学习了这么久现在最大的心得就是: 正确的道理就那么多,那么多的老师开了那么多的课,其实他们的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只是填充的具体的知识内容不一样而已。
听再多的课,刷再多的认知,明白再多的道理,不去按照这些道理说的做,这些东西就永远都只是老师的。而且这种不去践行的道理和知识存多了也会产生焦虑,就像学的少会产生的焦虑一样,因为自己还是停留在原地,没有任何改变,只是产生了听了牛人讲的课、知道了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产生的一种虚无的优越感而已,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不要想着等我攒够了多少道理和知识,等我听完了多少人的课再去行动,一边学习一边行动,对于老师们讲的道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否则听再多,也只是停留在道理和知识的字面而已,让你展开去讲根本讲不出来,因为你没有切身的体验,没有你自己的感受。
要检验一个道理和知识是否真的变成了自己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写作,就当对面有个人,你用写的方式去给他讲,讲这个道理或知识是什么,并且加上一两个自己的实际例子和身边看到的一个例子。如果没有自己的实际案例,也没有观察到身边人的例子,那很有可能这个道理和知识你还只停留在只是知道的阶段,并没有真正地去行动让它们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知识,时间,行动,这三个纬度要并肩发展,齐头并进,放弃其中任何一个纬度在成长的路上都走不远。说的再多也没用,用实质性的改变来证明一切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