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时间,我是一个怕麻烦的人,所以,我喜欢大城市里便利的服务,似乎只要肯付钱,大多数问题都有人帮我解决。但总还是有很多事情,至少要自己处理一部分,比如找到问题所在,再找到那个可以帮我的人。
最近家里房子水管出了些问题,楼下邻居发现漏水找到租户,租户又找到我。我因为工作太忙一时间赶不回去,又因为从来没有处理过这样的问题,各种事情赶到一块,好不烦躁。那一刻我的逃避情绪又出现了,因此我想抱怨自己倒霉遇到这样的问题,也想抱怨老妈很闲却完全不能帮我去处理,甚至比我还抓狂,也想抱怨临时紧急工作任务让我没办法评价。我就像是标准的中年危机症状,满腹牢骚,甚至差点跟老妈吵了一架。
可是,冷静下来以后,工作上的不停忙碌,老妈的无能为力,反而让我突然意识到,这才是真实的生活本身。我的抱怨,不过来自于,我太期待有万能的依靠帮我解决所有问题,像是一个孩子去要求世界满足他的一切需求。我抱怨的是问题的出现,我希望的是问题消失。遇到突发情况,我又变回了不知所措的孩子。
所以,要做个成年人应该怎么办?硬着头皮去一件事一件事解决,告诉自己,想不出办法就慢慢想。当我把问题都看作是自己的责任以后,想到其实钱能解决的都不需要焦虑,转念就会发现,这和定一份外卖并没有太大差别。和租户确认情况,和楼下邻居打电话致歉约好周末见面沟通时间,跟朋友打听一位熟悉的装修师傅上门先去处理。然后,一切都解决了。当然,我要周末才知道怎么补偿楼下,以及问题是不是彻底解决好了。但至少,各方沟通和问题处理都很顺畅,不出意外,不论补偿还是重新装修,又只剩下需要钱解决的问题了。我几乎都觉得,是我的零极限清理起了作用。
焦虑是改变的契机,我越来越能体会到这句话的意义。我看过《不抱怨的世界》,也曾尝试过克制抱怨的冲动,但我从来没有想过不抱怨背后到底是什么。现在想想,我曾经的「不抱怨」是带着不满和委屈的,像是强忍饥饿节食减肥,我只是把抱怨的情绪压下去了而已,内心依然觉得那是值得抱怨的。可是,这一周的经历,我没有抱怨任何一句,不论是漏水问题,还是我不喜欢的工作任务,我第一觉得,抱怨没有意思,也没有意义,与其浪费时间增加焦虑,我只讨论可能的解决办法。然后,与他人的沟通变成了具体的请教和求助,虽然过程并不容易,但终归是解决了大部分问题。
我想起了很多家长都跟我聊过关于小朋友的经典成长桥段:小朋友都会用哭来控制大人满足他们的需求,但当他发现哭不能成功要挟到家长的时候,他会自己停下来,去想其他办法解决。其实,「抱怨」不过就是成年人的「哭泣」,希望被别人安慰,希望被别人满足。但总有一天,我们要学着长大,学着自己面对问题。也要学着去有效求助,没人会代替我们解决问题,但会有很多人愿意帮我们做点什么。
以前有个误区,觉得成熟就是独立解决所有问题,现在想想,不过认为外界是全能的转变成认为自己是全能的,没有任何差别。能负责,和能求助,其实并不矛盾。我想,同时接纳外界和自己的不全能,才是真正的成长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