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历史究竟是真,还是假?
当一个人渐渐成熟,便会产生历史怀疑论。秦始皇真的有那么坏,以至罄竹难书?人类历史的正人君子当真有那么好?这些都是值得去思考与反思的,尤其是当下社会,当那些活跃在荧幕的人物一旦被揭发其黑历史,更会使得我们恐慌与不安,因为我们曾经追随的所谓名人,很难讲会不会晚节不保。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游戏中的杀人不眨眼,双手沾满鲜血的恶魔与现实中弱不禁风的样子,哪一个才是真的?我们所了解的审美标准是那么的单一狭隘,而我们接触到的人事物无不具有丰富的内涵,哪一个才是真的?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能听到周围很多人关于对自己的不负责任的评价,是是非非,哪一个才是真的?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的?
这个问题,人类的先哲们早已揭示: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其实是我们的内心。佛家言曰:“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佛家从人间真相的反复诘难中,认识到现实世界的无常,唯一可把握探寻的便是人的慈悲心性;《红楼梦》中贾宝玉进入太虚幻境,抬头便看到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曹雪芹告诉人们我们常把真的看成假的,把假的当成是真的,时间痴愚颠倒妄想,不过如此。
就好比我们坐进了漆黑一片的电影院,眼前正放映着丰富多彩的电影,浑然不知眼前一切表相只是过眼烟云,灯光亮起的时候,不过空空如也,身后的放映机没人能够看见,但它却是真实存在的这一事实却很少有人相信。有人相信眼前所看到的表相为真,其一生注定随波逐流、碌碌无为;有人相信那看不见的却真实存在的,终将看见真理与宇宙的真相。
我们自心向善,万事万物无不光明;自心向恶,万事万物无不黑暗。这就好比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对其会有不同的想法。雷锋同志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行为,有的人认为这是社会的正能量,鼓励更多的人向雷锋学习;有的人却认为天下压根没有这样的人,人人结党营私。这便是心灵世界的不同。
然而我们的心绝不是稳定不变的,它会受到我们接触的人事物的影响,形成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个人的价值体系是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也就是当社会绝大多数群体背离人类追从的正向的价值体系,追求暴力、野心、私欲,人间便是地狱;当整个社会人人追求良善、仁义、和谐时,人间便是天堂。也可以说,天堂与地狱皆存在于人间,要看人类自己的选择。对于个人而言,自身的理念会影响到自己外在的表相,有人粗鄙不堪,从他举手投足便可管中窥豹;有人涵养非常,从他待人接物便可略见一斑。
“此心向善,我心光明”。有人说这是唯心主义的学说,殊不知心即意识,即波长,即能量。科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我们越是对物质世界认知越多,越会感到人类认知的局限性,越会充满对世界的敬畏,也就越需要哲学填充其无法发现的未知。
我们现今知道了这一真理,对于自身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认识自己与完善自己都具有弥足珍贵的指导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