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华典故(五十九)

中华典故(五十九)

作者: 莯槿溪 | 来源:发表于2020-12-20 21:38 被阅读0次
味如鸡肋
典出《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味如鸡肋”比喻对事情的兴趣淡薄,或所得实惠不多。
无计可施
典出《三国演义》。
王允曰:“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
“无计可施”指想不出什么办法来。
无可奈何
典出《史记·范雎列传》。
范雎既相,王稽谓范雎曰:“事有不可知者三,有不可奈何者亦三。宫车一日晏驾则事之不可知者一也。君卒然捐馆舍,是事之不可知者二也。使臣卒然填沟壑,是事之不可知者三也。宫车一日晏驾,君虽恨于臣,无可奈何。君卒然捐馆舍,君虽恨于臣,亦无可奈何。使臣卒然填沟壑,君虽恨于臣,亦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表示虽心中不乐意,但亦没有办法。
一败涂地
典出《史记·高祖本记》。
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
“一败涂地”本来是一旦破败,就要肝脑涂在地上的意思,但后人则一直借用它说明失败之后不可收拾的情势。
一筹莫展
典出《宋史·蔡幼学传》。
宁宗即位,诏求直言,幼学奏: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一筹莫展”,用来表示一根算筹也摆布不开,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相关文章

  • 中华典故(五十九)

    味如鸡肋典出《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味如鸡肋”比喻对事情...

  • 中华典故

    100条中华历史典故,读后你一定会长知识。这是对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简单概括,有兴趣的,你可以收藏,慢慢研读。 1...

  • 中华典故(五十)

    疾风扫落叶典出《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弊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疾风扫落叶”的典...

  • 中华典故(四十)

    蹈水之道典出《庄子·达生》。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

  • 中华典故(七十)

    守望相助典出《孟子·滕文公上》。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守望相助”表示...

  • 中华典故(六十)

    一发千钧典出《与孟尚书书》。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寝以微灭。一发千钧比喻一件事情,到了极...

  • 学典故长知识:典故里面有乾坤(一)周公吐哺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典故就是中华历史文化中珍珠,它是汉语中的精萃。典故,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典制和掌故,说白...

  • 中华典故—情感篇

    读书以明志,读书以明礼! 为什么初恋总是令人刻骨铭心,为什么第一次失恋时最难过,用一个成语叫做 悲心更微!就是说能...

  • 中华典故(三十九)

    舐犊情深典出《后汉书·杨彪传》。后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

  • 中华典故(三十五)

    胸有成竹典出《文与可画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华典故(五十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ql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