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杂谈】知识应该没有界限

作者: 小火君totora | 来源:发表于2019-04-03 19:00 被阅读22次

你有多久没有读书了?

最近小火君突然发现一个问题。

我有多久没有完整读完一本书了?我仔细地想了想,距离我上次读完一本叫做《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这样的杂书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了。

image.png

小火君现在所处的行业,叫做知识付费行业。这个行业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不断降低教育的成本。

现在的年轻人都在强调一个词,叫做"终身学习。"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不论处于哪一个角落都可以通过通过网络,洞悉世界的变化。

不断兴起的自媒体开始通过贩卖焦虑,收获眼球,从而“学习”这件事对于处于重压之下的人来说,成为了一种解脱和救赎,也成为了唯一能抓住的稻草。

但是现代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时间被碎片化分散,传统的课堂教育已经不适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于是催生出了知识付费行业。

知识付费行业的兴起

知识付费行业是2016年兴起的一个新兴领域,准确的说,知识付费本质上是教育、出版和传媒三个行业的整合。

我们的手机上不再被各种娱乐软件充斥了,更多的人,下载的是喜马拉雅、千聊等学习平台,为了配合大家上下班的时间,这些平台更多的推出了音频课程。

2016年,短短一年的时间,我国有知识付费意愿的公众人数暴涨了3倍,知识付费用户达到近5000万人。截止到2018年3月,知识付费可估算的总体经济规模为100-150亿元左右。喜马拉雅FM、知乎、得到和分答,几大目前最受关注知识服务订阅或分享平台,日活跃量分布是2554万、974万、215万和52万。

于是,打着为了传播知识的口号,涌现出了一大批知识付费的平台,创业公司也开始纷纷涌入这个浪潮,但是几年过去了,知识付费真的有用吗?

知识付费真的有用吗?

事实上,当知识变成了盈利的工具,便催生出了一批快餐知识。

这些知识更多的时候,会利用吸引人的标题博人眼球,比如“每天五分钟学好流利英语”、“躺着也能挣钱的理财方法”、“两分钟瘦身减肥”等等。

当知识变成快餐时,大家投入到知识的时间和深度都变少了,留在人们脑海中的知识也变得更加碎片化。

小火君在知识付费刚刚涌现的时候,买了很多喜马拉雅的音频以及薄荷英语的阅读营。可是听完这个课程后,小火君并没有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升,倒不如,小火君大学时参加的六级考试。

我们以为自己知道了,提高了,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获得真实的提高。我们觉得自己进步了,这种进步会在某一天让我们保持心情愉悦,克服焦虑,但是并没有获得真实的提升,这大概是所有知识付费用户面临的困局。

等到,大家都觉得无法从知识付费获得提升时,可能教育还是会回归传统的人力培训模式。毕竟,在真实的课堂中,我们的注意力集中更高。

但是,相对于传统的人力培训教育,知识付费能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教育的成本变得更低了,这种成本不仅体现在付费的金钱上,也体现在教育开始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也就是,只要你有随时进入集中模式的能力,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展开学习,变成你的课堂。

image.png

知识,开始变得没有界限,这对于知识的普及和进步来说,是一件好事情。

知识付费的人群需要分层

用户分层是所有知识产品应该考虑的问题。

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对于知识的需求是一个三角形的分布。也就是底层多,上层少。

image.png

小白用户对于知识的渴望是很大的,这部分用户的知识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点点新鲜的知识就可以让这部分用户获得满足感。而越到上层,用户自我学习的能力就越强,相应的对课程的要求也越高。

目前,大部分的平台无法做到专业化的课程,也就是垂直化的发展。因为每个领域需要的专业知识不同,且专业人士的经费较贵,对于教育平台来说,成本较高。

以喜马拉雅为例,大概在几个方面在教育方面做到了垂直,财经、人文、历史和英语,而这也依靠于不断地引进外部课程。

小平台的知识生产速度将是制约平台发展的瓶颈。课程生产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周期,做出好的课程,更需要专业的流程把关,所以从一个垂直领域出发是非常好的选择。

比如,华尔街学堂,已经成为了专注金融领域的知识平台。专注于一个领域,并作出精品课程,当知识也开始赢得口碑,用户真实的获得了知识,这才是知识付费行业走下去的基础。

教育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小火君觉得,帮助大家更好的生活,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学习,应该是一件让人变得很幸福的事情。

人类幸福的两大死敌——痛苦和无聊。痛苦与无聊之间的关系是双重的对立关系。一重是外在的,属于客体;另一重则是内在的,属于主体。外在的一重对立关系其实也就是生活的艰辛和匮乏产生出了痛苦,而丰裕和安定就产生无聊。因此,我们看见劳动阶层与匮乏——亦即痛苦——进行着永恒的斗争,而有钱的上流社会却旷日持久地与无聊进行一场堪称绝望的搏斗。
——《人生的智慧 第2章》叔本华

从长远看,知识付费依然是缓解焦虑的有效手段。知识付费可以填补空闲时间,让人的精神处于不空速运转的状态,不亚于修行和禅修,可以不停的做事,摆脱事情的困扰,所以知识付费还是不错的。

只是,除了碎片化知识之外,你需要稳固的知识大厦,增加知识的深度。

image.png

知识付费不一定能帮助大家成长,但是什么都不做,结果必然是零。正如:如果担心现在才开始学某样东西、年纪已经太大的话,不妨这样想,就算因此放弃不学,年纪还是照样会变大的。

image.png

相关文章

  • 【小火杂谈】知识应该没有界限

    你有多久没有读书了? 最近小火君突然发现一个问题。 我有多久没有完整读完一本书了?我仔细地想了想,距离我上次读完一...

  • 少年杂谈

    少年,或许是一种年龄上的界限,而我觉得,凡是内心清澈者,便是少年。 杂谈,既是杂谈,就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也没有什...

  • 自我批判-关于知识

    掌握知识和知识能够为我所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而我还是没有分清它们的界限。或者应该说是不愿意看清其中的界限,掌...

  • 界限杂谈(十一)

    写了十期,越写越别扭,突然发现完全写不下去了。怎么说呢,感觉自己好像暂时还是没有把现象总结成理论输出的能力...

  • 界限杂谈(三)

    上回说到要找回自己的力量,需要做的就是倾听自己,觉察自己,那倾听和觉察从哪开始呢? 在这个世界上只...

  • 界限杂谈(九)

    昨天说如果只是因为过于重视别人的感受,而忽略自己的感受,要想做到划界限还是相对容易的,慢慢看见自已的感受并尊重它就...

  • 界限杂谈(八)

    昨天聊到过于重视别人的感受,而忽视自己的感受,导致不能很好地在关系中划清界限的情形,在亲人,朋友和同事间都...

  • 界限杂谈(一)

    海文颖的接纳力课程中,将修炼接纳力划分为十二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就是划界限,而第一,二个阶段则...

  • 界限杂谈(六)

    概括起来,跨界的典型表现有以下六种: 过于重视别人的感受, 而忽略自己的感受; 苛责自己,...

  • 界限杂谈(十)

    上次我们说到对于存在苛责自己, 总觉得自己有义务满足别人这种情形的人,看见自己的感受还不够,还需要让他看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火杂谈】知识应该没有界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iz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