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看不出有房屋
几天前,我到岳母家去,站在她家的房顶上,能看到远处的山,再向房后一看,已看不到大叔家的房屋,如果再仔细些,才隐隐约约能看到在绿树掩映中,还有座破败的小屋。
站在这里,我的思绪突然回到三十年前,那时,我和妻子刚结婚,过春节,是要去岳父母家走亲戚的,尤其是第一个春节,要把所有的亲戚都走遍,其目的我想首先是为了熟悉每个人,还有对长辈的礼节,要给他们拜年。
岳父母家亲戚自己很多,当时,妻子的爷爷奶奶还在,还有个二奶奶,这是妻子祖父辈级的了,岳父母这一辈呢!岳父弟兄两个,还有三个姑姑。还个二奶奶家,有五个儿子,这就是说,在我岳父那一辈,他们共十个弟兄姊妹;岳母那一方呢!他们共七兄妹,命运也是各不相同,关于他们,这里不再多说。
对于岳父的亲兄弟姊妹,我也不想多说,给我印象最深的,反而是那个二奶奶家的事儿,二奶奶有五个儿子,没有女儿,二爷爷原来是在山西阳泉的一个煤矿不工人,他退休后,让大儿子接了班,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四个弟弟尚小,不够年龄或者什么的,因为我哥哥就是接替了我父亲的班,他初中没毕业就当了工人,他最大才这年龄,我和弟弟则更小,肯定去不了,两个姐姐又都已成家,她们肯定也是不行的。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许多家庭的矛盾就是因这些事造成的。
有些事情虽然我没有掌握第一手材料,但根据人之常情,实情大概也即如此。在岳父的自己家中,岳父是他们那一辈中年龄最大的,所以,在妻子的长辈中,没有伯父,只有叔叔。
大叔接班以后,妻子还是从老家娶的,农村户口,他的四个弟弟也陆续长大成家;此时,家庭矛盾就出来了,那个婶婶一个比一个要强,似乎从进门不久,知道大叔去接了公公的班,自己的男人没去成,自然,她们是不考虑当时的实际情况的,她们就用一条理由:五弟兄都可以去接班,但偏偏老大去了,那好,你就应当承担较多的老人的开销,不仅如此,她们还把矛头对准了大婶儿,偏偏大婶又是个体弱多病的身子,我第一次见她时,她是让大儿子用车子推着她的,她连路都走不了,据妻子说,那四个小婶子天天对着大婶儿骂,诅咒她早些死。
可怜的是,真的没几年,大婶儿真的去世了,虽然我现在竟想不起她的容貌,只记得她很瘦,一看就知道是常年有病的人,但她善良,与四个妯娌格格不入,可惜她最不长寿,具体她活了多大,我一时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不会超过五十岁。令人更遗憾的是:就在大婶儿去世之后几年,大叔也离世了,我还记得,曾经有一次,大叔要去阳泉,晚上到县城后,他找到我,让我给他找个住处,我当然很乐意了。
大叔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上了大学,二儿子又接了他的班,现在生活的都挺好。
其实,那四个叔叔都非常老实,尤其是二叔,就是一个老实本份的农民,但二婶儿就不行了,连女儿都吃不了她的饭,娶来的二儿媳妇不入她的眼,就把媳妇骂走了,结果,现在她得管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都是自找的啊!
四个婶子虽说嘴上要强,可在持家方面,也是各有各的一套,谁都在心里憋着一股气,注定要比另一家强。我想:如果现在大婶儿依然在世,她们也不会再骂人了,毕竟时代不同了,况且,大叔家的两个儿子能容许吗?她们当时之所以骂大婶儿,无非是觉得孩子们尚小,大叔大婶儿又是老实人,骂也就骂了,现在,给她们同个胆,估计也不敢。
还有一件事,是我听岳母说的:说这四个婶子在孝顺二奶奶上,那个斤斤计较,是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的。比如说要给二奶奶几斤粮食,是要用秤过一下的,必须做到精确,至于大叔家,她们认为你家就该多出,谁让你家去接班了呢!你们家一个人养活“老不死的”也该,我们给多少都算孝顺。
三婶儿现在也不怎么样!三叔原来在村委会,在村里应是有头脸的人,可自从他中了风,家中的生活急转直下,再过几年,三叔去世,只剩下三婶儿一人,一个女儿嫁人了,儿子成家后,挣了钱,也不让她花;无奈的她,只能去上门给人当保姆,如今,她也六十好几的人了,还能做得动什么?四婶儿、五婶儿家没听到有什么事,可能也有难缠的,不过我没听说过罢了。也许老天有眼,对你做过的事都记着呢!现在没报,是不到时候,一旦到时,所有的都将了断。
现在是雨季,大叔家院子里枝繁叶茂,仅隔几米就看不见屋子,我也曾想到春节来岳母家,站在同样的地方,看见的是满院的枯枝败叶,破败不堪,早已是二十多年没有人烟,站在这里,看着眼前的一切,真令人心酸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