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军《硅谷来信》第五十封信《这个世界没有欠你什么》随想
看了几篇群里其他朋友的周更,好几篇都是在面对真实的自己,自己的经历,自己心里状态以及对自己状态的反思,看到他们真实的面对自己,真的很佩服。
这也是自己的第四篇周更,轮到自己,老不知道写些什么。而且周更总要拖到最后一天来写。
而且伴随而来的还有淡淡的焦虑感。我针对此,之前有一个想法是,平时遇到什么事情,小事情,有想法可以先记载下来,写这么一段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认真的组织下来,写到本本上或者电脑上随便什么地方,记下来。然后日更或者周更的时候,可以把这些话复制过来直接用,就会想到,哦,这个是我今天要写的东西。再结合平时自己生活的感想拓展发挥即可,以后就可以这样试着做。
回到正题。
今天读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说的是,人类的这个社会,任何国家,任何朝代,从古至今都是分层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并面对这个现实。那些妄想寒窗苦读,兢兢业业就能够改变命运、就能够一下子翻身的想法,最好越早丢掉越好。
是的,寒窗苦读的态度是好的,但是社会竞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长期系统性动员,寒窗苦读是成功的因素之一,家里钱多、智商高、读书强、家庭背景好、长得好看都是其中的一个变量而已,命运是多个变量互动的结果。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现实,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应该讲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社会,因此才会有“屌丝逆袭”这个词出现。(屌丝这个词多少让人感觉有点侮辱的意味,我们会尽可能不用,但是因为它达意清晰,我们可能会有一两处用到这个词。)处在底层的人,首先要认清楚这个现实,才能有希望。
逆袭,无非在金字塔是在金字塔上往高处走几层。没有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会每过两年就把这个金字塔打碎,然后随机地再建造一个。因此,即便经过了十年寒窗大学毕业的人,也不要指望自己毕业时,这个金字塔会被打碎,然后大家重新抢位置。假设这个社会是100层,站在金字塔尖的是第一层,最底下的是第100层。我们不要期望一辈子能从第80层上升到前十层的位置,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如果能经过努力,往上挤进去几层,就很好了,而且是可以做到的。
怎么做到呢?他举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当时伟大的发明家,”铁路机车之父”史蒂芬孙的例子。
史蒂芬孙生于一个普通的矿工家庭。早年做工,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直到18岁还是一个文盲。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年轻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屌丝。但是,他知道,当个文盲,一辈子不会有出路,于是自掏腰包,拿出部分工资去上夜校,每周三次,从不间断,同时还替人擦皮鞋,以维持艰苦的生活。到19岁,他才会写自己的名字,到21岁,他可以阅读并书写简单的书信了。因为地位低下,他的恋爱和婚姻也一直不顺利,最后娶了一个大他12 岁的乡村女仆。
史蒂芬孙的一生也历尽坎坷。他的太太在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后便去世了。他不得不将幼儿交给妹妹代管,不久后,他的父亲(也是名技工)也因为工伤而瞎了双眼,要靠他照养。不过靠着自己的努力,他在31岁那年还是当上了矿上的技师。后来他和太太生下了他们的儿子,他的儿子罗伯特和他一样喜欢研究东西,十几岁时,罗伯特读了富兰克林做雷电实验的故事,自己也做起雷电的实验,结果差点把家里的房子给烧了。
当时矿上的瓦斯爆炸很多,他就天天琢磨发明一种矿上使用的安全灯,最后他经过努力,还真发明出来了。不过,当时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汉弗莱·戴维爵士也几乎同时独立地发明了安全灯。这引发了长达几十年的发明权之争。我们的主人公当时只是个普通的技师,而戴维是著名的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也是世界上发现元素最多的人,有着显赫的社会地位。因此,这次争议对这位技师来讲很不利。虽然矿主们都支持他,但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不过这位技师也没有因这项发明挣到什么钱。
这时候,如果换你,你觉得该怎么办,抱怨社会不公平?或者认为自己这一代算是完蛋了,寄希望于下一代(他当然也这么做了,送孩子上大学读书)?都不是,他对此并没有在意,而是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另一项伟大的发明之上了。当然最终,历史看得见,他成了世界上伟大的发明家。这也是一个励志的小故事。
当然说这个故事的目的,不是给大家灌鸡汤,而是我们可以对比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于那些试图在金字塔上爬几个台阶的人来讲,我们年轻人,最需要的不是抱怨社会的不公平,而是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同时把注意力放到最该关注的事情上去。
我想,作为年轻人,21世纪的年轻人,身在这个最好的互联网时代,最需要做的是,好好利用当前的这个网络资源,抓住这个网络时代,认清这个时代的好处,好好的把握它,珍惜时光,而不是干一些在若干年后自己回想起来没有价值的事情。当然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两者不冲突,但是心中要有大志。就像辉哥讲的,年轻人,要有野心,做出比前一代大十倍的事情,去前人没有去过的地方,实现前人没有想过的梦想。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