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计算机网络
分组交换的报文交付时间

分组交换的报文交付时间

作者: YAN_DAOJIANG | 来源:发表于2020-03-07 15:33 被阅读0次
图1
首先对在公式推导中需要的一些变量进行说明:假设我们有 的报文需要进行发送,采用分组交换的方式进行发送,假设分组的长度(大小)为 .假设链路带宽(数据传输速率)为 .假设从发送方到接收方的跳步数为 , 路由器 数为 .那么我们可以得到分组交付时间 的计算公式如下:

下面给出上面 公式{1} 的推导过程:
  • 由于采用分组交换的方式,因此从发送开始计时,经过时间L/R,源端系统的发送的第一个分组经过一个跳步达到第一个路由器;
  • 经过第二个L/R此时源端系统发送了两个分组,同时第二个第二个路由器也收到了第一个路由器转发的分组;
  • 重复上面的过程,经过时间(L/R)*h,目的端系统收到了第一个分组;
  • 此后每经过一个时间L/R目的端系统就收到一个分组,总的分组数量为M/L,同时由于已经接收到了一个分组,因此还需要接收M/L-1个分组.
    由此我们得到总的交付时间的计算公式 2
    \begin{aligned} T &=h* L / R+(M/L-1) L / R \\ &=M / R+(h-1) L / R \end{aligned} \tag{2}
    显然我们知道跳步数和路由器数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n=h-1,将其带入 公式2 因此我们最后得到的公式为
    \begin{aligned} T &=M / R+n L / R \end{aligned} \tag{3}

示例

下面我们通过以2009年全国计算机考研中的一道试题来加深对上面推导过程的理解:

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的分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 Mbps, 分组大小为1 000 B ,其中分组的头部大小为20 B. 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 000B 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开始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多少?

图2
【分析&求解】:由于题目中需要计算的是一个最小 时间,因此我们需要选择图中上面的一条链路进行计算.我们还需要计算的数据需要拆分为多少个分组.由于每个分组大小为,我们假设有个分组,因此可以列出下面方程:

解上面方程我们知道有个分组,由于在发送数据的过程中头部数据也需要进行发送,因此我们按 公式{1} 列出下面的算式计算得到时间:

因此,从H1发送开始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80.16ms.

相关文章

  • 分组交换的报文交付时间

    报文:M bits链路带宽(数据传输速度):R bps分组长度: L bits跳步数:h路由器数:nT=M/R+(...

  • 分组交换的报文交付时间

    首先对在公式推导中需要的一些变量进行说明:假设我们有 的 需要进行发送,采用分组交换的方式进行发送,假设 的长度...

  • 计网—分组交换网络交换

    分组交换 在发送报文的时候,源将报文分成较小的数据块,称为分组(packet)在源与目的之间通过链路和分组交换器(...

  • 报文交换vs分组交换

    概念比较 报文交换: 源(应用)发送信息整体; 分组交换:报文拆分出来的一系列相对较小的数据包; 分组交换的优势 ...

  • 网络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

    网络交换技术经历的4个阶段: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ATM技术。 公众电话网(PSTN网)和移动...

  •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一、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比较 1、电路交换 公共电话网(PSTN网)和移动网(包括GSM和CDMA网)采...

  • 数据交换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 电路交换:将信道,链路划分为逻辑上的链路供多组用户之间的通信1)建立连...

  • 分组交换

    什么是分组交换? 在网络应用中,端系统彼此交换报文。报文可以执行一种控制功能,也可以包含数据(如一段MP3音频)。...

  • 第四章:网络层(计算机网络)

    4.1.1网络层概述 4.1.2数据交换方式 报文交换:串行方式分组交换:并行方式 4.1.3数据报和虚电路 4....

  • [4.2]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组交换的报文交付时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pc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