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近世社会的形成:宋代的士族与民间信仰

近世社会的形成:宋代的士族与民间信仰

作者: 三棱镜 | 来源:发表于2024-09-01 07:00 被阅读0次

目前读过的历史书分两种,一种是讲历史故事和事件的书,大多数是叙述类型的,来源大多数《史记》《资治通鉴》这类;另一种是寻找各种材料,从而得出一些结论,这种大多数是研究型的。“论世衡史丛书”是由四川人民出版社策划出版的历史研究类重量级丛书。

《近世社会的形成:宋代的士族与民间信仰》这本书是“论世衡史丛书”之一,主要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深入探讨了宋代社会的转型与变迁。

一、士族篇:该书以宋代大族“河南吕氏家族”为研究对象,通过家族个案研究,探讨了中古门第大族没落、科举制度代兴后,宋代所形成的“新门阀”。从朝廷政治的起伏、科举制度对家势维持的异化等方面,析论了宋代士族精英和社会结构转变的情况。书中还涉及了近世社会中的妇女、儿童和科举教育等问题,深入分析了这些群体在宋代士族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民间信仰篇:这部分延续了作者过去对宋代巫觋信仰的研究,从研究方法、史料、新视角及新议题等方面透视宋代的民间信仰。作者借用林富士教授研究北台湾厉鬼信仰的角度,兼用了历史学、人类学、宗教学等不同理论和方法,重现了宋代民间巫觋信仰的真相。书中探讨了宋代中原文明随着国土拓展,对南方巫觋巫术的了解、想象与对策,以及“邪神信仰”等过去史家所忽略的民间信仰面相,呈现了近世社会文化发源的多样性。

从这本书中得出以下结论:

1. 士族转型:宋代士族在中古门第大族没落、科举制度代兴的背景下,形成了新的社会结构和精英阶层。科举制度虽然打破了世族垄断政府的情况,但并未完全开启平民社会,而是造就了新的科举世家,形成了一种“新门阀”。

2. 民间信仰的多样性:宋代民间信仰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巫觋信仰在宋代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通过多学科视角的研究,该书揭示了宋代民间信仰的真实面貌,纠正了以往研究中对巫觋信仰的偏见和误解。

3. 社会流动性与阶层固化:该书通过对河南吕氏家族等个案的研究,回应了学界关于宋代社会流动性的争论。指出宋代社会虽然存在流动性,但科举与恩荫并重的制度使得世族子弟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固化现象。

总之,这是一本学术研究专著,近50页的参考文献,让人不得佩服作者的阅读量和研究毅力。

我是三棱镜,遇见好书,分享与你。

相关文章

  • 宋代近世

    吴钩的《宋潮》一书序言中,提到了一个问题,人们在谈论历史时,经常会有晚唐、晚明、晚清的说法,但却极少会说晚宋。究竟...

  • 医圣张仲景做官时做了一件“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事

    “医圣”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期,当时的社会还存在士族与庶族之分。士族阶层世袭官职、爵位,处于社会的上层;而庶族属于无...

  • 司马懿时代的冤冤相报

    三国时期士族和汉族对抗的结局,是士族战胜了汉族,形成了晋朝的局面,而开创晋朝的司马家,就是士族的重要代表力量。但是...

  • 2019-02-06 转载

    任锋丨“近己则俗变相类”:钱穆与近世儒家传统 2018-01-15 08:35 摘要:在近世趋于平铺散漫的社会结构...

  • 道教的发展史:我对道教的认识之五

    道教正式形成后,先在民间流行,然后才传入上层社会,并一直延续至今。道教的发展历史与中国社会的进程息息相关。 道教的...

  • 【中华·思考】文章目录

    置顶两个含金量极高的讲座纪录: 民间信仰讲座: (一) 【关于信仰的终极思考】 (二) 【如何区别【理想】与【妄想...

  • 通鉴笔记:武后重修《姓氏录》

    魏晋南北朝是士族门阀社会。士族门阀是可以和皇权抗衡、甚至某种程度上压倒皇权的一种力量。“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默观与行动》

    教会身处在多元与多变的世界,面对不同的社会运动的挑战,封闭的培育模式会在信仰生命之间形成猜疑对立,强化不相融的灵性...

  • 第14章:引领未来的真理

    我们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相应也发展出来了适用于现代社会的文化与信仰。现代文化与信仰脱胎于传统文化与信仰,但是和我们的...

  • 门阀士族的兴起和衰落(一):前言

    门阀士族,中国东汉后期至隋唐中期、在社会上具有特殊地位、由官僚士大夫结成的政治集团。 萌生于两汉,形成发展于魏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近世社会的形成:宋代的士族与民间信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maq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