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读过的历史书分两种,一种是讲历史故事和事件的书,大多数是叙述类型的,来源大多数《史记》《资治通鉴》这类;另一种是寻找各种材料,从而得出一些结论,这种大多数是研究型的。“论世衡史丛书”是由四川人民出版社策划出版的历史研究类重量级丛书。
《近世社会的形成:宋代的士族与民间信仰》这本书是“论世衡史丛书”之一,主要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深入探讨了宋代社会的转型与变迁。
一、士族篇:该书以宋代大族“河南吕氏家族”为研究对象,通过家族个案研究,探讨了中古门第大族没落、科举制度代兴后,宋代所形成的“新门阀”。从朝廷政治的起伏、科举制度对家势维持的异化等方面,析论了宋代士族精英和社会结构转变的情况。书中还涉及了近世社会中的妇女、儿童和科举教育等问题,深入分析了这些群体在宋代士族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民间信仰篇:这部分延续了作者过去对宋代巫觋信仰的研究,从研究方法、史料、新视角及新议题等方面透视宋代的民间信仰。作者借用林富士教授研究北台湾厉鬼信仰的角度,兼用了历史学、人类学、宗教学等不同理论和方法,重现了宋代民间巫觋信仰的真相。书中探讨了宋代中原文明随着国土拓展,对南方巫觋巫术的了解、想象与对策,以及“邪神信仰”等过去史家所忽略的民间信仰面相,呈现了近世社会文化发源的多样性。
从这本书中得出以下结论:
1. 士族转型:宋代士族在中古门第大族没落、科举制度代兴的背景下,形成了新的社会结构和精英阶层。科举制度虽然打破了世族垄断政府的情况,但并未完全开启平民社会,而是造就了新的科举世家,形成了一种“新门阀”。
2. 民间信仰的多样性:宋代民间信仰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巫觋信仰在宋代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通过多学科视角的研究,该书揭示了宋代民间信仰的真实面貌,纠正了以往研究中对巫觋信仰的偏见和误解。
3. 社会流动性与阶层固化:该书通过对河南吕氏家族等个案的研究,回应了学界关于宋代社会流动性的争论。指出宋代社会虽然存在流动性,但科举与恩荫并重的制度使得世族子弟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固化现象。
总之,这是一本学术研究专著,近50页的参考文献,让人不得佩服作者的阅读量和研究毅力。
我是三棱镜,遇见好书,分享与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