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游竹文化》里辑录与竹有关的传说故事。
赋雪题壁
太末山多竹似麻,雾中鸡犬几人家。
此行探得春消息,十里梅花送鹿车。
在龙游县众多写景诗中,当推这首诗的第一句最为不凡,短短七个字,就概括而又形象地点出龙游(即太末)山多竹更多的竹乡特色。第二句也不俗,得唐诗“白云深处有人家”的神韵。只是三、四两句显得后劲乏力,使全诗缺少了令人反复玩味的魅力。关于此诗的出处,民国《龙游县志·古迹》的“梅岭公馆”条下有“宋建都临安时,此岭最为要道。明嘉隆时犹存,公馆数楹,壁上有女郎名赋雪者,从征过此,曾题一绝”数语。于此,我们知道此诗是名为赋雪的女郎题壁所作,题壁诗往往更富即兴创作的性质,年青姑娘写诗能到如此程度,已很不容易了,只可惜这位才女的姓名籍贯都已不得而知。所谓“从征”,即参加皇宫中宫女、女官,甚至妃嫔的挑选,因此有后二句。可见她当时写诗时的重心是放在后两句上的,想不到不经意中却为我们留下“太末山多竹似麻”的千古绝唱。
前两句写景:
“太末山多竹似麻,雾中鸡犬几人家”:这句诗描绘了太末山竹林茂密、雾气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感受。
太末山位于龙游县,这里竹林茂密,雾气缭绕,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画中。溪口村位于龙游县城南24公里处,灵山江穿村而过,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近年来,溪口村通过全面提升改造沿线的生态景观,呈现出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绿色河湖生态画卷。
后两句叙事:
"此行探得春消息":“探得春消息”暗含宫廷选拔女性(宫女、女官或妃嫔)的时节性,传统选秀多集中于春季。而“梅花”既指自然物候,亦隐喻参选者的高洁品性。
"十里梅花送鹿车":鹿在宫廷文化中象征祥瑞(“禄”的谐音),而“车”可能代指迎接入选者的仪仗。暗示“鹿车”承载着皇恩与身份晋升的荣耀。
浙西大竹海竹多似麻
金衢盆地,富庶之乡。龙游居中,得天独厚。北乡稻米丰盈,南乡竹木茂密。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丰子恺《护生画集》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唐·孟浩然《《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龙游竹文化》
《龙游竹文化》,龙游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内部书籍——浙出书临(93)第103号,定价:4.50元,1993年9月印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