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不见的城市

看不见的城市

作者: 庐州司马 | 来源:发表于2019-09-29 11:10 被阅读0次
看不见的城市

“掌控故事的不是声音,而是耳朵。”

——卡尔维诺

我一直认为,对一件事物的理解,没有任何人会是一样的;当我讲述一个故事时,故事实际已由最初滋生出若干版本,数量取决于听故事的脑袋有多少个。写下这些文字,只是想记录下某时某刻我对《看不见的城市》这本最喜爱的书籍的一些的理解。

故事由一场对话开始,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向鞑靼君王忽必烈汗讲述他旅途中走访过的城市,由此引发他们之间的种种思考与辩论。

马可共讲述了55座城市,卡尔维诺将这些城市固定在11个系列里,每个系列5个片段,这些片段被重新组合,进由不同系列的片段构成并且有着某种普遍气氛的章节里,呈现一种网状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每个片段既是独立的,使我们有机会对某个城市或泛指意义上的城市进行反思;又相互连结,层层递进,直至马可与忽必烈之间的最后一场对话。恰是这种巧妙的安排,使读者得以更清晰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同时融入自己的思考;在网状结构中,你可以从某一点出发,尝试着走不同路线,得到不同结果的答案。除了顺序阅读,我曾尝试着独立地阅读某一座城市,并写下对这座城市的思考;亦曾尝试着略去对55座城市描述的篇幅,只读马可与忽必烈之间的对话,并从中加入自己的想象;而在我以手抄的方式阅读这本书时,那种慢节奏更接近于马可.波罗每晚的讲述,城市的形象总于不经意间浮于脑海,跃于纸上。

    我试图打乱这些顺序,改变故事结构,注入自己的理解。

人类的欲望是无穷尽的,并无时不在变化,伴随着各种美好的、丑恶的、理性的、怪诞的、严肃的、轻佻的、公正的、非公正的欲望……

城市正是这种欲望的产物。处于城市之中的人们,却很容易忽略掉这一事实,亦如建造佐贝伊德的人们。人们随着梦境来到这座城市,以梦境的作为营建城市的蓝图,最终却连梦也忘记了,想不通为什么会来到这里。其实,无论是苔斯皮、阿尔米拉、莱奥,还是马洛奇亚……都是由欲望构成的。有时候,连城市中的神也是如此,比如居住在伊萨乌拉、莱安德拉城的神。

更多时候,城市充当的是欲望交换的场所,这里可以贩卖任何物品,甚至是灵魂。

由欲望交织而成的蓝图指导着城市的营建、运作,也指导着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日常起居。这样的城市常常会出现各种怪诞的事物,有些人们早就习以为常(埃乌多西亚城),有些人们正奋力反抗(特奥躲拉城),有的城市不断建设永不停工(泰克拉城),但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蓝图的合理性,即便身为城市主体的居民们的利益也要让位于毫无意义的蓝图。

城市总是按照某种意图改变,比如在埃乌多西亚,你就分不清城市是意图还是意图是城市。最终,城市像一出经久不变的戏剧,居民只是这部世代演出的剧中的一个演员而已(埃乌特洛比亚、梅拉尼亚城)。甚至,这种欲望还会由生者的城市传导到死者的城市;反过来,死者的城市又影响着生者(埃乌萨皮亚、劳多米亚城)。

人们喜欢给城市贴上形形色色的标签。久而久之,城市便只是她所对应着的标签。

贴着标签的城市和现实生活中的城市完全是两码事,或许她们还都叫一个名字,只是你在讲述其中一座时,另一座就会消失,比如阿格劳拉城。为了迎合人们的记忆,城市将身上的标签不断放大,却迷失了自己(左拉城)。

标签容易造成假象,使得丑陋的事实被围裹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比如奥维利亚城。虚假永远不在于(描述事物的)词语,而在于事物自身。

在描述城市的时候,符号充当一种语言介质,但没有一种语言是绝对不骗人的。这与上面说的并不矛盾。

每座城市名字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只是她们越来越越难以辨认了。她们的形态趋于类同(安德里亚、达特鲁德城),有时候,甚至还让人分不清界限(潘特熙莱雅城);而有些城市经历过发展,现在已与过去完全分离,只剩最初的名字还一直延续着。

我常常在想,人是不是也一样贴着许多标签?一样将过去跟现在分离?

城市的形态取决于你所看到的,但无法说清楚真不真实(珍如德城)。

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座城市结果也可以是截然不同的,比如沙漠中和海上的商队看苔斯皮。

看待的目光往往会融入看待者的渴望,这种渴望同样是不真实,虚幻的,正如人们对皮拉的渴望。

城市的形态还与你所停留的时间有关。比如在菲利德,当你只能在这里停留一小会,你会赞叹这座城市以及羡慕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反之,当你真正停留下来,城市很快就会褪色,直至先前种种美好幻像的破灭。

很多事物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空间。

在莱奥,垃圾堆围裹着的城市里,人的空间在不断萎缩;

在劳多米亚,死者与未生者将生者的城市不断挤压;

在普罗科比亚,不断涌入的新居民正吞噬着旧居民原本就小得不能再小的空间;

在特奥朵拉,人们只能通过不断“战争”来消灭威胁的对象,但总有新威胁诞生……

人们并不是完全没有意识到危机的存在,他们只是或多或少的相信,灾难不会在自己身上发生。就像玩击鼓传花游戏的人不相信鼓声停止的时刻花会落在自己手上。马可向忽必烈汗说:“帝国染上了疾病,并且还在努力使自己习惯于自身的伤口,而这是更糟糕的事。我探察的目的在于:搜寻尚可依稀见到幸福换来的踪迹,测量它缺失的程度。如果你想知道周围有多么黑暗,你就得留意远处的微弱光线。“

其实,并不存在完全不幸的城市。

更多时候,不幸与快乐是相互交结,相互存在的(莱萨城)。

马可说:“城市犹如梦境:所有可以想象到的都能够梦到,诞生,即使最离奇的梦境也是一副画谜,其中隐含着欲望,或者是其反面——畏惧。城市就像梦境,是希望与畏惧建成的,尽管她的故事线索是隐含的,组合规律是荒谬的,透视感是骗人的,并且每件事物中都隐藏着另一件。”

在马可所讲述的55座城市中,我们可以从她们身上或多或少的看到自己所处的城市的某些影子。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的城市只是某一城市在形式上的变化而已。为了区分其他城市的特点,马可选择了从威尼斯从发,他所讲述的城市,实际只是这座隐于其后的城市形式上的变化。

马可说:“人在旅行时会发现城市的差异正在消失,每座城市都与其他城市相像,它们彼此调换形态、秩序和距离。”而“形式的清单是永无穷尽的:只要每种形式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一座城市,新的城市就会不断产生。一旦各种形式穷尽了它们的变化,城市的末日就开始了。”

说到底,一切事物的本质最终都将趋向“虚无”。正如可汗思考于他所沉浸的棋局,输赢究竟是为什么?

有段时间特别抑郁,觉得世界太过逼仄,充斥着同一种自己所不喜欢的价值观。

后来看到那段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事的话,我知道再不该抑郁了。

与所有非地狱的你们共勉:

  “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免遭痛苦的办法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相关文章

  • 看不见的城市

    最近观察自己,衣服、鞋子、包包,两三年了,都有还在穿着背着,好像找不到理由去换掉,就还是很喜欢,生命中这样长久或更...

  • 看不见的城市

    如果一座城市解构,是会产生许多元素,这些元素有记忆,死者,天空,欲望,隐蔽,名字,眼睛,贸易,轻盈,符号等等。在没...

  • 看不见的城市

    一个城市,看得见高楼大厦、风景名胜与道路交通,也看得见来往的行色匆匆,那么哪些看不见呢? 济南,我生活了三年的城市...

  • 看不见的城市

    前天我在天南尽头 来到这座看不见的城市 拖着疲惫蜷缩的身躯 逃离那座看得见的张牙舞爪的城市 是的,一切为了远离喧嚣...

  • 看不见的城市

    其一 提布里布 这是一座古老的沙漠之城斑驳的圆石城墙枯萎而未死去的千岁兰戴着白色头巾的阿拉伯商人似乎与帕...

  • 看不见的城市

    其二 蒂斯 你永远无法估计不同见解的力量即使是一个简单的词语要找到它的确切含义也并非总能达到 亲爱的蒂斯...

  • 看不见的城市

  • 看不见的城市

    似乎我是在微醺微醉之间,读一个人的呓语。 太过年轻,不知道空间是什么,不知道忽必烈的空虚是什么。城市是什么,拥有城...

  • 看不见的城市

    躲在云雾里看不见的城市 是所有人梦想开始的地方 我边前进边犹豫不决地后退着 踏入这个地方 我相信这里有我想要看见的...

  • 看不见的城市

    我所有的自负都来自我的自卑 所有的英雄气概都来自于我内心的软弱 所有的振振有词都因为心中满是怀疑 我假装无情 其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不见的城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wc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