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天岗国家森林公园的山路挺漂亮
睡眠依然挺糟糕,而且还有恶化的趋势。这些天都是在晚上十点钟左右睡,子夜两点多钟醒,夜晚睡眠时间不超过五个小时。今天一点五十分醒,上了个卫生间,继续闭眼想睡着,脑袋里开始数数“1、2、3、4……”,未曾想过了半个多小时以后,居然又睡着了,再次醒来时已经是四点半,挺知足的。之前的这个礼拜,无论是子夜二点钟还是三点钟醒,都是睁眼到大天亮的。新的一周,希望有一个好的开始!
中国是一个失眠症高发的国家。据相关数据统计,有失眠症状的患者大约占总人群数的15%~38%;中老年人更加严重,患者人数占总人数之比大约为35%~50%。而我很不幸,就在这35%~50%的人群里。网络平台大数据很厉害的,打开任何一个社交软件,个性化定制内容扑面而来,无论是文字还是视频,向我推送最多的就是养胃和治疗失眠的内容。刚开始看到这些内容是很兴奋,依葫芦画瓢尝试过几次,发现毛用都没有,就不再点开这些内容了。
说一些题外话,网络是鱼龙混杂之地。我一向认为,网络信息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垃圾信息,是不值得去看的,这些信息的唯一目的就是收割我们的注意力流量,耗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当然,如果纯粹为了娱乐和休闲,这些信息看看也无妨。比如我本人就很喜欢看娱乐信息(这把年纪很奇怪是吧?),会关注明星动态、电视剧热度排行榜和内容解说,可以起到解压的作用。老婆经常会发一些养生的信息给我看,我觉得没啥科学依据,点开的次数不多。女儿曾经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绝大多数视频的信息密度都是很低的,纯属忽悠你们这些中老年人。我内心认同这一点。
这个也不听,那个也不信,而失眠的症状依然故我地存在,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呢?我家老大曾经教给我这样一种方法——尽量多出去运动,甚至要做到矫枉过正,运动到让自己的身体极度疲劳,比如每天跑10公里,在健身房死命锻炼,想必这样回到家里躺到床上就能睡着。他这话可能有一定道理,可要坚持做下来就有难度了,谁有绝大的毅力一天到晚“折磨”自己的身体呢?这也不是什么有价值的做法(性价比低)。与其这样去做,还不如到建筑工地上去搬砖,这样在折腾身体的同时还可以带来经济的收入,获得感更充分些。
我每天的锻炼倒是做到位了,虽然没有老大所说的矫枉过正,其实强度也不算低,平均每天一万五千步快走。假如一步标准幅度75公分,日平均距离也有10公里。这个双休日我还换了一种运动方式,每天下午都去爬山。爬的是仰天岗国家森林公园消防通道。双休日去爬山的人员还不少,森林公园山脚下的道路两边,停满了长长的车辆,说明有兴趣爬山的市民不是个小数目。人的习惯在不知不觉中会改变,年轻一点的时候我特喜欢爬山,现在已经有几年没去爬了。
我认为爬山是一项比较好的运动项目,尤其对我这种胃肠功能比较差的人群而言,锻炼带来的效果会更好些。往坡度比较陡的山上走的时候,身体要往前倾,实际上就形成了一个略微卷腹的动作,挤压腹腔内胃肠道的蠕动。几年前我放弃了爬山运动,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我这个人对爬山的环境标准比较高,而仰天岗国家森林公园消防通道的路因为年久失修,变得破败不堪,让人丧失了雅兴。这次重新登高这条路,发现政府重视之前存在的问题,把消防通道又重新大修了一次,道路变得焕然一新、美轮美奂,这又一次激发了我登山的兴趣,并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至少每周要登山一次。
我喜欢一个人登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从山下登顶再下来来回一个过程,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在宽阔美丽整洁的山路上一边走欣赏风景,一边打开手机音乐app软件,听自己下载在手机中的歌曲,可以对人的精神思想起到放松作用。这个双休日两次登山的过程心情是愉悦的,虽然没有达到老大所说的——让身体通过运动过度劳累,从而促进睡眠的目的,但能够做到收获在别处,岂不也是一种生活的小确幸?
讯飞语音输入65分钟,全文154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