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法明门论】06 心得分享
本课分三部分:
一、正确简要认识《大乘百法明门论》。
二、正确认识《百法》所成立的观点。
三、如何正确认识“何等一切法”
一、正确简要认识《大乘百法明门论》
首先导师给我们介绍了百法的缘起于大乘唯识的根本论典——《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的解释和论述。而本地分是《瑜伽师地论》五支中最根本的一部分,是对宇宙中所有法的归类和阐述。共有六百六十种,而《百法》将其简单归纳为一百种。所以《百法》是大乘经典,是“一本十支”中重要的一支,所以我要对这样一部论典生起很大的信心。十支”,即:《辨中边论》、《摄大乘论》、《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大乘五蕴论》、《阿毗达磨杂集论》等等,有名的大概有十部,所以叫““十支”。
《大乘百法明门论》作者天亲菩萨(世亲菩萨),唯识中的祖师,他圆满了唯识哲学体系。《大乘百法明门论》是由窥基大师注解的。窥基大师传承了玄奘大师的思想。所以对这样殊胜的清净的传承我要生起极大的信心和渴求心。另外,学习唯识,窥基大师的论典为必读的。
二、正确认识《百法》所成立的观点
《大乘百法明门论》的核心就是无我,即:唯识无我,无我唯识的思想。成立唯识,破除我执。
本论从一开始就提出“无我”的观点,最后又以“人无我,法无我”结束。
“一切法无我”,分为二个问题,一个是“何等一切法。“一个是云何为无我?”《百法》就是通过展开分类,进行分析的方法来显示无我的道理。
它把宇宙中的一切法归纳成一百种,在这一百种里去寻找,到底是哪一种心能代表着你?还是所有的心或所有的法合起来代表着你?还是某一种心或某一种法代表着你?通过考察的结果发现,这里除了这些法以外,根本就没有一种“我”的东西,那么得出结论----无我,一切法无我。
三、如何正确认识“何等一切法”
一切法分为五类:
1. 心法
心法略为八种,是心王。在唯识宗里,根据心的不同作用可分为三种:,一集起、储藏(第八识)二积集,即收集和保存(第七识到第八识的作用),三思量(第六识到第七识的作用)。
2. 心所有法
心所有法有51种,他的特点是: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
每一种心理活动的产生,它一定是挂靠在某一种心王的名下,他一定是跟随着某一种心王产生活动,有可能跟着前五识,有可能跟着第六意识产生活动,或者跟着第七识,第八识。
心所跟着心王,心所辅助心王完成各种心理活动。前五识有34种心所配合,第六识有51种心所配合,第七识有18种心所配合。
每一次心王活动,不一定所有心都所与之配合,有的时候是这些,有的时候是那一些。
3. 色法
物质,有质碍的意思,它的存在是有形状的,同时又有变坏的意思。色法分为显色和形色。显色即颜色的意思,形色即形状。
从广义角度,色法分为,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
从狭义角度来讲,色法是指眼根所缘对象。色法共分11种。
4. 心不相应行法
心不相应行法,是相对于“心相应法”,也就是心所法。它既不是心法,也不是色法,是建立在心法和色法的基础上的一种法,比如:时间、速度、空间,死老病死等。有24种。
5. 无为法
无为法是相对于有为法的。有为法:有生灭的,有造作。前面四种法和为有为法。无为法:没有生灭的,没有造作。无为法一共有六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