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惰性知识——内容

作者: 清水河104金红敏 | 来源:发表于2018-04-13 11:56 被阅读12次
挑战惰性知识——内容

曾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心理学博士,参与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为国家级试验区项目培训负责人,2006年主持教育部师范司、基教司“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学生学习”项目。

知识就是力量,那些知识让你变蠢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能使你增加一双眼睛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那些知识让你变蠢

举一个例子

普朗克(1918年诺贝尔物理奖)与司机的故事

那些知识让你变蠢

知识有两种,一种是融会贯通的理解,另一种是鹦鹉学舌的表演。

网络时代,知识点可以随意抓取,只要在网络上一搜,各种海量的咨资讯、知识,但是屏幕一关,你的好大脑好像依然如旧——网络是聪明人的工具,却让一些人变的更蠢。

网络好比普朗克,你我好比替人家开车的司机。网络上的知识量再多,你最多不过是学个表演。“有识之士”与表演家是两类人,不要“入戏太深”。

  惰性知识及其成因

惰性知识

惰性知识是学生已近习得但是在实际中不能正确提取和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惰性知识的成因

知识没有网络化(建立普遍联系)

知识没有程序化(重视变式联系)

知识没有条件化(明确适用的条件,正例与反例)

  如何减少惰性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网络化(建立普遍联系)

知识程序化(重视变式联系)

知识条件化(明确适用的条件,正例与反例)

例子

例1:北美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位于美国加拿大交界处,世界上最大的瀑布布尼亚加拉瀑布就位于五大湖区域。大家还记得北美五大湖的名称吗?

Huron(休伦湖)

Ontario(安大略湖)

Michigan(密执安湖)

Erie(伊利湖)

Superiore(苏必利湖)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五大湖的英文名称?

可以想象为湖面浮着几栋房子——HOMES。因为北美五大湖包括Huron(休伦湖)、Ontario(安大略湖)、Michigan(密执安湖)、Erie(伊利湖)、Superiore(苏必利湖),取其第一个字母可组合为HOMES。

例2:生物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从外界环境摄取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储存能量;同时,生物分解自身组成的物质、释放能量,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散失能量。其中,“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储存能量”,属于同化作用,谓之“新”;“分界资深组成物质、释放能量”,属于异化作用,谓之“陈”。生物体就是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着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对教育的启示

学习不是为了记忆知识细节会表演,而是为了掌握结构能迁移。

  杰姆斯布鲁纳是谁

杰姆斯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2016)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认知过程进行过大量研究,在词语学习、概念形成和思维方面有诸多著述,对认知心理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做出贡献。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杰姆斯布鲁纳的著作

《思维之研究》(1956,与人合作)

《教育过程》(1960)

《论认识》(1964)

《教育理论探讨》(1966)

《认知生长之研究》(1966,与人合作)

《教育的适合性》(1971)

《超越所给的信息》(1973)

《儿童的谈话:学会使用语言》(1983)

《心的探索》(1984)

《教育文化》(1996)

  杰姆斯布鲁纳的代表作《教育过程》

《教育过程》的内容

第一章 引论

第二章 结构的重要性

第三章 学习的准备

第四章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第五章 学习动机

第六章 教学辅助工具

《教育过程》的核心观点

(1)任何学科的内核是其结构,而不具体的技术细节

(2)尽管结构的本质是简单的,但其存在形态可以是复杂的。在结构(而不是具体知识形态的)意义上,任何学科都可以按照智育上忠实的方式有效的交给任何发展阶段的儿童。

(3)要重视开发人的直觉思维

(4)学科是以结构为中心的符号形式系统,这种内在魅力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教育的重心要放在培养学生的学科内驱力上,而不能仅凭外在刺激与奖励等外在驱动手段。

《教育过程》的拓展

结构

1、学习结构,简言之,就是要学习事物是如何关联的。

2、学习结构通常是无意识的。

3、迁移这一经典问题的核心,是结构的教授与学习,而不是单纯的对事实和技巧的掌握。

4、迁移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与我们以前学着去完成的工作高度相似的工作中,这种现象叫做“训练的具体迁移”;第二种方式,即理论的迁移,学习者学习的概念越基本,这种概念的应用范围就越广泛。

拓展1

认知行为学派关于迁移的概括化理论

水中打靶实验

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对新情境中学习的迁移越好

拓展2

学习是系统性的

学习就是建立神经网络的过程。学习不会增加神经元的数量,但是,可以改变神经元的大小,使其突触更加茂盛,形成更复杂的神经网络。

关于教授学科的基本结构的看法

第一,懂得基本原理有利于理解整个学科。不仅物理学和数学如此,对于社会科学和文学学习也同样适用。

第二,与人类记忆有关。细节的东西,除非放进结构良好的模式当中,否则很快就会被忘记。高明的理论不仅是我们现在理解某个现象的工具,而且也是明天用以回忆那个现象的工具。

第三,对基本原理和思想的理解,是我们实现“训练的迁移”的主要途经。把某个事件作为普遍事件的特例去理解——和理解一个更基本的原理或结构的意义一样——就是不仅学习具体的事件,还要去学习一个模式,这个模式会帮助你理解你可能碰见诸如此类的事件。

第四,在教学中强调结构和基本原理,可以缩小“高级”知识和“基础”知识之间的差距。

  更多建议和参考文献

更多建议

1、必须使各领域最优秀的人才加入到课程设计中的工作中来,才能准确把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并在课程中体现出来。

2、掌握某一领域的基本思想,不仅包括对基本原理的掌握,还要培养学习求知的态度,培养猜想和使用只觉得能力,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材丰富有趣和知识表述正确绝不矛盾,实际上,正确的、概括的说明通常是最有意思的。

挑战惰性知识——内容

相关文章

  • 挑战惰性知识——内容

    曾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心理学博士,参与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为国家级试验区项目培训负责人,2006年主...

  • 挑战惰性知识

    如约而至,耐心学习。4月11日晚迎来了曾琦教授关于《挑战惰性知识——布鲁纳与<教育过程>的启示》的讲座,曾教授花费...

  • 挑战惰性知识

    如约而至,耐心学习。今晚迎来了曾琦教授关于《挑战惰性知识——布鲁纳与<教育过程>的启示》的讲座,曾教授花费了一个多...

  • 挑战惰性知识,挑战自己

    布鲁纳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教育家,说他熟悉是因为自己参加教师招聘和教师资格证考试时,他没少出现。说他陌生是因...

  • 远离“ 惰性知识 ”

    李大开老师说,一看到师德课程的培训题目《挑战惰性知识?》不禁眼前一亮,知识居然还分“惰性知识”,那什么...

  • 《挑战惰性知识》有感

    今晚让我又学到了教学中的精髓所在,感谢曾教授的精彩讲课,这节“挑战惰性知识――布鲁纳与《教育过程》的启示”中曾教授...

  • 《挑战惰性知识》有感

    青椒计划专业课程第21讲 每次听课都是正能量满满,教育过程中的教学结构非常重要。 我关注的教学结构...

  • 挑战惰性的知识(63)

    听了昨晚曾老师的课,让我意犹未尽。我不断地思考:无论哪个人,都需要挑战惰性。 作为老师的我,怎样才能够让学生喜欢学...

  • 挑战惰性

    今天寒风袭来,稍微清闲,一大早起床后就离不开手机的照顾,迟迟没有走出家门,懒洋洋地不想动弹。 曾经...

  • 挑战惰性

    今天有点累,身心疲惫那种。又是一周末了,这个周末不会有上周那样的休闲待遇了,眼瞅着两天已经安排满了。 既然生活如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挑战惰性知识——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rc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