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谈到教育和阅读的关系时,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自我教育从读一本好书开始。”可见阅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要想学好语文,阅读是重中之重,只有广泛阅读,孩子的各项综合能力才能全面提升,离开了阅读,语文教学根本无从下手,因此,本学期我将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阅读上,将开展一系列的阅读活动来推进孩子们的阅读,具体方案如下。
一、每天一次“阅读打卡”,养成每日阅读的习惯
“入班即静,入座即读”。学校每天都有20分钟左右的午阅时间,这段时间是孩子在学校阅读书籍的黄金期,我要求孩子们还是延续上学期的这个习惯。每天下午铃声一响,值日班长到讲台上维持纪律。要求每位同学,一到班级就要安静下来,一回到位置就要拿出自己的课外书进行阅读。
同时,每天晚上布置“人人通”的阅读打卡,让孩子们把当天阅读的感受简单记录下来,写在本子上,然后将照片发到“人人通”上。我给孩子们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一定要让他们留下每天的阅读痕迹,每周进行一次评比。但我不要求同学们按照统一的格式写读书笔记,而是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可以将笔记直接记录在书本上,简单的写几句话,也可以写在本子上。这是为了不让孩子们有做阅读作业的压力,让孩子带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来阅读。但阅读痕迹是必须要有的,因为我们周末还要专门进行本周的阅读整理。
二、每周一份阅读作业,检查当周的阅读情况
延续上学期的习惯,每周我都会布置一次阅读作业。让孩子们制作一张阅读手抄报,或者写一篇读后感。对于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我让他们做简单的阅读笔记,同样也是写在A4纸上,只要摘抄一些好词好句,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摘录下来,或者概括阅读的内容即可。尽量做到分层要求,有的放矢,让所有孩子都能真正参与进来。但无论做哪一项阅读作业,都必须做到字迹工整,认真对待,否则,下周的阅读作业我会加倍。
三、每周一节实打实的“阅读课”,师生同堂,静心阅读
每周二下午是数学教研时间,所以这天下午的三节课全是我的。这三节课,刚好可以拿一节课作为我的阅读课。这堂阅读课,我什么都不想讲,就是让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书本看,我也坐在学生当中,拿起书和孩子们一起潜心阅读。很多学困生回家作业完全来不及,做完当天的作业都十一二点了,哪里有时间阅读呢?因此,这堂课我要求全班同学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安静看书。不单学生读,我也跟着大家一起读。一堂课下来,静得出奇,忙得有效。偶尔抬头看看孩子们的表现,看不到一双与我对视的眼睛,只因他们已完全沉浸在书本描绘的世界里。而我,也不知不觉地被孩子们的这种阅读氛围所感染,慢慢走进书本的世界。在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圈圈点点、做做笔记,下课铃响后,我主动把这节课阅读到的印象最为深刻的地方分享给孩子们,也把自己做的读书笔记展示给孩子们观看。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有几个学困生在这堂课上确实投入到了书本当中。平时这些学生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都跟不上,回家作业也做得来不及,所以根本就抽不出时间来阅读,恶性循环造成成绩越来越差,阅读越来越困难,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学校老师实打实地把时间拿出来给孩子们阅读,让这些学困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这样他们才有兴趣回家后再进行自主阅读。
这是一场再简单不过的阅读课,但是对孩子们来说却是意义深远的,同时,从我自己个人层面来说,这四十分钟的时间,我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书本当中,能够从白天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抽出时间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我感到快乐,感到充实,感到学有所得。
四、每两周一次“阅读沙龙”,分享精彩书目并交换阅读
自己一直以来都有举行阅读分享会的习惯。今年,我想把“阅读分享会”改成“阅读沙龙”,更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也将阅读这项活动更专业化、规范化。
阅读沙龙活动,两周举行一次,要求全员参加。推荐的书目应该是课外阅读的书目。孩子们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肯定会遇到自己特别喜欢的书籍,我便让孩子们把这些书籍带到班级,提前写一些简单的推荐语,介绍这本书的简单信息,为何吸引你?有何独特之处……孩子们上台演讲,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更让好书得到广泛的推荐。别小看同伴之间的影响力,同伴推荐的书目比我们老师推荐的书目更吸引孩子的眼球。而交换共读又节省了孩子们购买书籍的成本,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五、每月一次“共读一本书”,制作思维导图,理清故事情节
六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必读书目有《鲁滨逊漂流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上中下)《爱丽丝漫游奇境》《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些书目我在寒假的时候已经布置给孩子们了。除了个别学困生,其他同学基本都读完了,但每个月我还会再着重选出一本书,让孩子们再次精读经典。同时,针对本轮的阅读,我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比如,这个月共读《鲁滨逊漂流记》,要求孩子们制作一张思维导图,梳理鲁滨逊的漂流路线,并把鲁滨逊游历每个国家的主要故事情节概括出来。还要做一张人物关系图,把这本书出现的主要人物整理出来,这个人物出现在书本的第几页,把相应的页码也写在旁边。这个环节要求孩子们要精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既培养了孩子认真研读书本的好习惯,也是为了应付考试,因为“快乐读书吧”的书目也是每次考试必出的题目。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