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的常态

教育的常态

作者: L信贤 | 来源:发表于2023-07-25 09:36 被阅读0次

    常态1:面向每一位教师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依靠每一位一线教师。一线教师观摩优质课,往往“看着心动,回家不动”。不是不想学,而是学不会、用不来,一方面学会优质课本身要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日常使用要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今天的一线教师太忙了,忙到了学校没有时间召开全体教师会,有学校的教师会已经移到了晚上,教研活动移到了周六。但是,家常课的“读+写+读+写”,结构十分简洁,只要你想学,一个星期就能有模有样。一学期后便熟能生巧,上岗不满一年的新教师便能上观摩课。家常课追求的不是艺术,而是科学;家常课追求的不是创新,而是规范。宁要学得会的80分,不要学不会的100分,这是家常课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家常课不是五星级饭店,不是大厨秘制,家常课面向的是每一位一线教师。

    常态2:面向每一节课。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依靠每一位一线教师,更依靠每一位一线教师每一天的常态课。要让每一位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有比较高的质量,那就不能不说到一个词——量产。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然而艺术无法量产,科学可以量产,量产需要标准和工具。家常课改革团队带领骨干教师开发了家常课任务单、配套PPT,开发了课堂管理手势、课堂管理口令、课堂时间管理闹钟,开发了课堂激励印章、课堂激励Q币、课堂表扬信。这些工具可以让每一位一线教师保质保量地上好每一天的每一节课。家常课上,每一次“读”“写”都有具体的时间管理,每一节课要完成两个“读”的任务、两个“写”的任务;家常课上,教师大约要走600步以上,要给70%的学生盖上激励章,“具体的对象+具体的细节+具体的结论”的表扬不少于8人次。这些标准可以让每一位一线教师对自己每一天的每一节课进行清晰的自我评价。

    常态3:面向每一个学生。

    课堂40分钟不只是尖子生的40分钟,也不只是积极主动外向学生的40分钟。课堂40分钟是每一个学生的40分钟,所以,一节课的时间40个学生就有1600分钟,50个学生就有2000分钟。家常课改革大面积减少指名读课文,取而代之的是自由读、齐读,把读的时间和机会还给每一个学生;家常课改革大面积减少“一问一答”,把零碎的、个别学生回答的口头提问,改为系统的、每一个学生都要独立回答的书面提问,把思考并回答的时间和机会还给每一个学生。基础教育需要底线思维而不是精英思维。语文课把读、背、写的时间和机会还给每一个学生,这既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应有之义,也是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根本之义。

相关文章

  • VIPKID盈利了,但在线英语赛道依然激烈

    一直以来,在线教育作为常态教育的补充,主要是为了弥补常态教育及传统教育在学习时间、地点、阶段性上存在的不足,依托于...

  • 从非常态的时代背景下看常态教育 2020-11-01

    从非常态的时代背景下看常态教育 本期阅读的关于疫情下的教育研究组稿三篇,其一《疫情下的终身教育研究:反思与展望》,...

  • 新常态,新教育

    作者简介: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

  • 2016年十大教育关键词

    1、教育发展新常态 2、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3、创新教育 4、协调教育 5、绿色教育 6、开放教育 7、共享教育 8...

  • 2022-02-19

    教育科研常态化的备课内容 ——“教育科研常态化”系列谈之二十六 备课不仅是为教师,更是为学生;不仅是为教师“教好”...

  • 教育的病态,变态与常态

    教育的病态,变态与常态。这个话题有点大,有点沉重,有点不太好说。不过,无论怎么样,我还是斗胆说说。 无论教育病态也...

  • 静心教书

    一直以来,我的教育信仰遵循教育规律,守住教育常态,明明白白做教育,安安静静当教师。 真正的教育不是大...

  • 静心教书

    一直以来,我的教育信仰遵循教育规律,守住教育常态,明明白白做教育,安安静静当教师。 真正的教育不是大...

  • 静心教书

    一直以来,我的教育信仰遵循教育规律,守住教育常态,明明白白做教育,安安静静当教师。 真正的教育不是大...

  • 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党支部组织观看“两学一做”电视夜校

    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提升全体党员参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积极性,促进党内生活常态化、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的常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vw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