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你总会听到大人议论,你看谁谁谁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啥啥都好,他们家的爸妈走出去倍有面子。
学习不好的孩子,他的家长去开家长会,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即便家长在公司当老总,照样被比自己小的年轻老师训,脸上无光。
所以,从小你的学习梦想是什么?活成别人家的孩子。而事实是残酷的,你和别人家的孩子总是相隔千里。
张三说:“多吃苦,多做题。”李四说:“学习就靠死记硬背,背得滚瓜烂熟,你的文科成绩才能上去。”王五说:“不会就问同学和老师。”
听了他们的一念之词后,我的学习效果还是没有很大改观。
读了《有效学习》,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早点遇到它,并且付诸实践,我的成绩会不会更好?我选择的工作会更棒?我的人生会更出彩?我虽然无法断定结论,但是从这本书中获益匪浅。
1.为学习创造价值和意义
小时候学习动力是大人的苦口婆心:“好好学习,上个好大学,毕业出来找工作就更容易了。在农村种田没出息,去大城市混有前途。”
这种观点表面上很鸡血,其实有贬低农村之嫌,有看不起职业种田的意味。这是有失客观的目标。
学习书籍后发现,任何学习都要赋予巨大的意义和价值。如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无法停止终身学习的步伐,现在课本上学习的知识其实已经过时了。如龙应台口中说的自由选择权,让孩子的学习动力更强烈了。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快乐!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所以,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尤为重要。
2.为学习注入思考的力量
小时候有同学调侃,学数学有什么用?会普通的加减乘除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足够,何必学那些复杂的计算公式,几何学呢?
这其实是忽略了数学的底层逻辑:学习数学能有助于我们理解深奥的科学,活在时代的前沿。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数学定义摘自网络
掌握学习对象的底层规律,能合理化我们的学习行为。
3.回顾学习不能少
小时候,我总是愿意学新知识,不愿意回过头多复习。快要考试前,才乖乖去复习,学习效果不理想。
后来我明白了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要学习猴子掰玉米,边掰玉米边掉玉米。后来都忘记剩下多少玉米了。我要时常问自己,今天你有温习所学知识么?今天你有复盘么?今天你如何为日后的翻盘做准备?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既然已经错过了在校阶段利用《有效学习》精进,那么从现在开始我要把握住学习的方法。根据定位模块的学习,我初步建立了定位:公众号写作。
1.公众号写作目标
把写作锻炼成和吃饭一样容易。—素白
用半年时间,公众号输出5W字,粉丝数翻倍。顺利投稿人民日报夜读栏目。做一次公众号写作线上分享,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2.思考运营公众号和提高写作的方法
经常看其他优秀的原创公众号,他们是如何引发流量的?
为啥其他人写的文章更好?他们是如何写出好文章?我能学到什么,用在自己的文章里?
3.常温习数据,获取改善的信息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公众号,及时收集数据:关注量,阅读量,点赞量,评论量。这些数据有什么规律?哪种文章能引发读者共鸣?哪些地方还能做得很好?
希望通过以上的方法,我的公众号写作越来越牛。
死学习,不能获得很多成就。那么我们为何不另辟蹊径,找方法学习?
在知识爆炸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新事物,学习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有效学习》这本书的意义在于指导人们有效学习,爱上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的奥秘,成为一个高效学习者。给处于学习迷茫期的人们,想学习又苦于没有方法的人一些启发和建设性意见。
所以从现在开始丢掉之前的学习模式,让我们用卓越的学习方法征服学习路上的拦路虎,向更广阔的学习之路进发!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生最需要的是学习。——斯大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