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斋藤孝《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20190124

斋藤孝《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20190124

作者: 麻雀爱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1-24 11:32 被阅读4次

既然是为了得到一辈子的工作,那就每天花 10 个小时去学习吧。

阅读传记,还可以沐浴伟人们的光辉。换言之,就是将其当作自己的“榜样”。

以前的小说家也是文化大师。

写小说,应该在精读过世界文学以后再去尝试。

如果觉得读不懂,可从解读书籍入手。暂且放下原书或译本,先从针对其价值或当代意义的解读书籍开始阅读。

出声朗读。这是一种训练,目的是让语言沁入身体。

纸质书和电子书的区别在于:纸质书占空间,电子书不占空间。相同的空间内电子书容量更大;然而也因为纸质书占空间,你买来后很难置之不理。

有人可能觉得不买书算是赚了,但实际上,他们相当于是在白白浪费读书时间。正因为在关键的语句下做标注,折起关键页的页角,书才会成为自己一生的宝贵财富。而且,把书一直放在身边,每次偶尔看见书脊,才能回想起书中的内容,由此巩固记忆。如果只是借书,还回去以后就会很快忘记。换言之,读完却不想把书放在身边的“读书”,其实称不上真正的读书。

“输出”使书成为自身血肉,衡量标准是能否把书的内容向别人说清楚。

“师事阅读”。所谓“师事”,指的是尊某人为“师”,随之学习。与其说是为了获得知识和信息,不如说是因为尊敬其思想和人格,才持续阅读其著作。因此,也可以叫“尊敬阅读”。无论那个人说什么,都暂且接受下来,这样的姿态是正合适的。而且,应该阅读的书并不一定仅限于该对象的作品。曾经对其影响很深的书,或是其推荐的书,也值得一读。即使是超出自己的兴趣范围、绝对不会选择的书,也包含在内。这样的挑战会使思维变得灵活。

“吐槽阅读”。这样的阅读,并非毫不掩饰地坦露敌意或表示憎恶。就像相声的捧哏和逗哏一样,在爱着对方(书)、理解对方的同时,敏锐地严加追问。此时需要具备向脑中注入异物般的违和感、不放过任何一个包袱的紧张感以及决定如何发言的瞬发力。也就是说,情绪要时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在这种“感情用事”的状态下阅读,大脑除了记住书中的内容,还会记住当时的情绪,所以有助于巩固记忆。也就是说,吸收率会得到提高。

只读对话部分。

注 | 可以试试,先只读对话,再通读一遍。

通过读书了解到其他伟人的存在,即使偶见逆耳之言,仍能继续吸取精华。这样在不知不觉间,伟人就会成为自己的伙伴。如此一本本地积累,终将在内心形成由其他人组成的郁郁葱葱的“森林”——贤者森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斋藤孝《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2019012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es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