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的格局》读后感2020.8.3

《学习的格局》读后感2020.8.3

作者: 心语浅唱 | 来源:发表于2020-08-03 16:51 被阅读0次

P7学习“三区理论”:恐慌区,学习区,舒适区。哪个区域才能让孩子的学习最有成效呢?就是处在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的地带,迪奇教授称之为学习区。只有孩子身处学习区,并在专业老师或称职教练的指导下开展“针对性练习”,他们才可能实现真正有效的学习,并获得持续的进步。这里所说的“针对性练习”指的是那些适合孩子现有能力,并与孩子现阶段的学习有关联和推动作用的内容,这样孩子才会学的有目标,有兴趣。

高效学习的关键就是帮助孩子突破学习的“舒适区”,进入“学习区”。避免孩子进入超水平的“恐慌区”。

感受:

三区理论告诉我们最适合学习的状态是让学生进入学习区。但是有时我们的教学可能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进入不同的学习区域。同样的教学内容对舒适区的学生来说,可能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会使得他们丧失学习兴趣,课堂表现为他已经学会了,就不再听了,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如温佳迪在数学课的表现。同样的教学内容对恐慌区的学生来说难度过大,学习内容超出了他们的能力或理解的范围,他们经常学不会,产生挫败感,最终导致厌学。

P7:在论文《高效学习的85%规则》中研究人员发现,当人开始学习一种新的知识或技能时,如果其中有85%的内容是他们已经熟悉和掌握的,就能达到最佳训练出错率15%。也就是说,当孩子的学习内容中,只有15%是全新或未知的,这时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如果难度比太高,学习者就会觉得太难,而难度比太低又会让人觉得没趣,以上两种情况都会让学习者停止学习。

感受:

要想让学生进入学习区,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就要把学习内容控制在新内容占15%,旧内容占85%。此时学生会感到学习内容适合自己能力的区域,甚至会产生“心流”体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回想平时的语文教学,一篇篇的新课文对学生来说都是新内容,是百分之百的新知识。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预习,那么他上课时,就会感到学习困难。难度系数过高会打击学习的积极性,由此看出,课前预习很重要。学生做好了充分的课前预习准备,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要注意把新内容控制在15%,课前复习,课中回顾旧知,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这样还能间接提高旧知识所占比例。新旧知识所占比例适当,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心流体验,进而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文章

  • 《学习的格局》读后感2020.8.3

    P7学习“三区理论”:恐慌区,学习区,舒适区。哪个区域才能让孩子的学习最有成效呢?就是处在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的地带...

  • 2020-08-06

    2020.8.3周一 【收评:不破今日阳线,大盘无忧】 大盘带量上行,全天成交达5700亿,呈普涨格局。 周末消息...

  • 曹全碑临习2020.8.3

    2020.8.3阴,周一。

  • 2020.8.3

    晨习:玖勢+站桩+脊柱流动 玖勢:根稳,双脚落地生根,力之源;身正,脊椎骨舒展,头领尾沉;勢圆,双臂顺勢而为,自然...

  • 2020.8.3

    从零开始。 我本孑然无一物,何须负重而行。

  • 2020.8.3

    相知,相爱,相守。我们从不说永远,我也不知道两人怎样算适合,我只知道时间会过滤掉虚浮的感情,留下的是最真的。我爱你...

  • 73.八月暖阳中

    创作于2020.8.3秦岭树

  • <<学习的格局>>读后感

    本书听完还挺适合我的,教育孩子的书我也听了不少! 这本书正好是当下很多人需要的! 见不得孩子开心 记忆很深刻的是,...

  • 《学习的格局》读后感

    不知为什么?中国的父母在孩子的学习、生活问题上显得那么焦虑。 只关注分数、排名,却不关心孩子成长中的烦恼。在我小时...

  • 《学习的格局》读后感

    今天阅读《学习的格局》第一、二、三章,看到孩子不爱学习的死敌:学习的三区理论,那就是: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高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的格局》读后感2020.8.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hb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