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之家出国旅行,本可以开心享受异国的美食和美景,但8岁的女儿涵涵却夜夜喊肚子痛,无奈之下,父母只得中断旅程,打“飞的”带孩子回国看病。
 
一查,年纪小小的涵涵竟染上幽门螺杆菌,引发十二指肠溃疡。细查之下,疾病的根源与妈妈平时的喂养方式有关。
孩子腹痛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
涵涵今年8岁,身高已有155厘米,体重130斤,是个名副其实的小胖墩。平时,她喜欢重口味食物,尤其爱吃肉,因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父母也不太克制孩子的饮食。体型“肉肉”的涵涵,总会被身边亲人“吐糟”是个小吃货。
最近这一年来,涵涵总感觉肚子隐隐作痛,常常一饿就疼得厉害,闹得整个夜里都睡不好觉,爸妈总以为是女儿太贪吃导致的。
这个月,爸妈带涵涵去俄罗斯旅游,但这趟异国之旅却被突如其来的肚子痛给搅黄了。
白天好好的,夜里女儿总叫肚子痛,有几天疼得直冒冷汗。涵涵妈妈不得不立即中断行程,带女儿打“飞的”回国。
家里有没有人得胃病,或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情况?医生接诊后,一听涵涵的症状就引起警觉。涵涵妈一听也纳闷了,自己平时比较注意女儿的饮食,小小年纪怎么会感染这种病菌呢?
涵涵妈突然想起,自己体检时曾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因为惧怕胃镜检查,一直拖着没有进一步治疗。
要想确定涵涵是否也染上了幽门螺杆菌,可以做个C13儿童呼气实验。结果这“一吹”,医生发现,涵涵果然中招了。
用筷子为女儿夹菜传播病菌
结合涵涵时常腹痛、血常规中血红蛋白也有明显下降的情况,考虑涵涵可能还存在消化道出血的问题。
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消化道出血呢?爸妈一听急坏了,赶紧到消化内科为女儿加急做了电子胃镜检查。几分钟后的检查结果,让涵涵爸妈大惊失色,报告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涵涵的消化道溃疡,主要是感染幽门螺杆菌所致。
原来,日常生活中,涵涵妈习惯帮涵涵把饭吹凉,有时涵涵想吃大人碗里的食物,她也会用自己的筷子为涵涵夹菜。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常是家长共同进餐时传播的。感染病菌的妈妈,在家没有实行分餐制,孩子自然就被传染了。
接下来,涵涵要进行“杀灭”幽门螺杆菌的规范治疗。
口对口喂食、亲吻孩子的陋习要改改
全球超过半数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这种病菌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
幽门螺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通常一人得病传染一家,它的传播途径是“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
父母感染后,其子女的感染机会要比其他家庭高得多。在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总感染率约为29%。相对于成人,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很少能自然根除,严重者可引起癌变。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会出现一些症状: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嗳气、反酸、黑便等;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慢性荨麻疹;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
生活中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特别提醒父母平日里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口腔卫生,牙具定期更换,餐具经常消毒。
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时,应注意饮食卫生,进餐时提倡家庭分餐制,应选择使用公筷,直至其完全治愈。家庭其他成员最好也做个幽门螺杆菌筛查。
不少家长还存在嚼烂食物或吹热食物给孩子喂食的陋习,一定要改改,日常更不要嘴对嘴亲吻孩子。如果发现孩子长期腹痛,应尽快入院就医,C13呼气测试不具有放射性,适合儿童进行筛查。
雲禾(浙江)集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产品追溯系统”让未来更智能
在大健康领域中,存在着许多可以利用区块链解决的痛点,原本各个细分领域的数据和生态是封闭的,而一旦各个细分领域的积分和权益能够共享和通用,那么将会极大地激发整个大健康产业的活力,促进大健康生态圈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雲禾(浙江)科技集团自主研制完成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产品溯源系统”采用分布式记账、共识、智能合约、加密等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所有批次产品从原料到成品,从成品到原料的双向追溯功能,能够快速有效的查询到产品的生产地点和加工环节。
真正实现了产品的原料、生产、流通等环节的全程可追溯,真假易识别,真正让消费者吃的放心、用的安心。
未来,研发团队将不断完善,让“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产品追溯系统”广泛应用于农副产品生产、电子产品、日用百货等领域,让所有目标产品具备健康、安全、透明等特点,从源头上保障吃的放心、用的安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