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拆不成器简友广场想法
乔布斯发明了iPad,为啥他不让自己的孩子玩?

乔布斯发明了iPad,为啥他不让自己的孩子玩?

作者: 陈陈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3-08-07 21:21 被阅读0次

近期,网上有这样一条视频,一对父子因为家庭琐事闹矛盾,竟然报警请警察上门调节。视频中的孩子也就十三四岁,他对着警察声嘶力竭地喊:“我没有这样的父亲!他不是我父亲!”吃瓜群众听来感觉是这个父亲做了愧对孩子的事情,或者做了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才让孩子有这么大的愤怒和委屈。事实却是,这是一个完完全全老实巴交的父亲,不善言谈,只知道闷头干活,平时和孩子几乎零交流,孩子课余时间就是玩手机。这次是因为他给父亲要钱买新手机,父亲不给,孩子就怒了,竟然报警要警察来给父亲要钱满足他的需求。

也见过这样的现实,一位农村出来的女大学生,在城市里上学后,很快迷失在城市的繁华当中,她吃好的,穿好的,也要用最好的手机,当苹果新机上市后,她要求父亲出钱给买新手机。在工地上打工挣钱的父亲实在拿不出昂贵的新手机钱,惹得女儿非常气愤,同样不顾父亲的辛劳,逼迫甚至威胁父亲拿钱。

身为父母,不仅感慨,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不知感恩的白眼狼?手机那个冰冷的机器竟然比自己父母都重要?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在社会和我们父辈时代的社会已经相比,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智能手机普及就是其中之一。智能手机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方便我们在最短时间内能联系到想联系的人,但智能手机和互联网也像一个黑洞一样,正在逐渐把我们的孩子吸进去。在这个屏幕时代,我们养育孩子的方式已经不能再向以前一样,我们需要做些事情,和手机争夺自己的孩子。

《屏幕时代的养育》这本书讲的就是如何在这个时代养育好我们的孩子。本书共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孩子和科技,主要介绍长期看屏幕会带孩子带来哪些负面的甚至是不可逆的坏影响,分别从对孩子大脑、人际交往、情绪感知能力和注意力方面讲解;第二部分作者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和孩子交流时使用的方法技巧,比如教孩子学会感恩,管理愤怒,学会道歉等。最后有几个典型的父母们在生活中会有的困惑和问题一一作出解答。

本书的主要作者是盖瑞·查普曼,他是享誉全球的婚恋辅导专家,他撰写《爱的五种语言》至今仍风靡全球,是千千万万婚姻中人士的幸福生活的指导手册。

对于上面的现实问题,这本书是怎么解释的呢?美国卫生研究院对11874名儿童进行大脑研究发现:

每天使用平板电脑或玩手机游戏超过7小时的孩子,大脑发育和正常儿童有显著差异,他们的大脑皮层过早变薄,按正常规律这个现象应该是到60岁的年龄才会出现,但这些长期沉迷屏幕的孩子就出现了。这说明,他们的大脑不但没有发育,反而提前退化了。

沉迷电子游戏的孩子,就像个瘾君子一样,他们不顾一切,忽略身边的人和事情,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屏幕上,一旦把手机拿走,他们就会狂躁,暴怒,六亲不认,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孩子一样。之所以出现这样情况,《屏幕时代的养育》中解释说,这是因为电子游戏像兴奋剂一样,会导致人体内皮质醇升高,皮质醇是用来应对紧急情况的,让人们做好“要么战斗要么逃跑”的激素。在激素升高的影响下,孩子的大脑血液从前额叶流向负责呼吸和吞咽的功能部分,这是最原始的反应。大脑前额叶是负责决策的,能调节情绪,控制冲动,形成同理心。因为年龄原因,孩子的前额叶还没有完全发育,长期在这样的刺激下,更是抑制孩子的前额叶发育,所以,一旦制止孩子继续玩游戏时,他会作出不可理喻的行为,是因为他的前额叶部分还没有发育完善。

为什么让孩子做其他正确的事情时,养成习惯很难,但是一旦给孩子开启玩游戏的开端,孩子会无师自通,很快就无法自拔?《屏幕养育的时代》中作者说,这是因为电子游戏通过设置奖赏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大脑分泌多巴胺。但是,如果下一次想继续感受到快乐,就要接受比上一次更强的刺激,这样一次比一次强烈的刺激,分泌越来越多多巴胺。但多巴胺这个化学物质除了让人感受快乐,也会带来负面影响,那就是不能安静下来,他需要更多更频繁的刺激维持平衡。

能让人情绪稳定,感觉到幸福的化学物质是血清素,能促进血清素分泌的活动不是游戏,而是运动和适当的营养。孩子长时间坐在屏幕前面,没有运动,刺激大脑分泌的是皮质醇和多巴胺,不是血清素。所以,为了孩子的大脑健康发育,我们必须减少孩子花在屏幕上的时间。

乔布斯,这位科技精英人士,iPad的发明者,苹果手机带动了全球人的娱乐方向,猜一猜,他会让孩子玩平板吗?当记者问乔布斯,他的孩子是否喜欢这款新产品时,乔布斯回答是:“他们还没有用过,我们在家里是限制孩子使用科技产品的。”不仅乔布斯,比尔·盖茨也限制自己的孩子过早使用电子产品。这些科技精英人士,他们是很清楚电子产品对孩子大脑发育的不良影响的。

除了对大脑发育有不良影响外,沉迷电子设备还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情绪发育,影响孩子的专注力提高。因为屏幕是通过快速转换的图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图像展示速度越快,越会吸引人,却越不能让人平静下来。曾有过一个针对大学生的实验,让一批大一新生独处,发现很多人竟然不能安静地自己待着超过15分钟,他们觉得好无聊,来回转悠,不知所措。人的专注力,情绪稳定能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了解了屏幕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后,身为父母,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在心中坚定一个原则: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孩子回归到正常健康的生活方式。

孩子所有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科学家曾对刚出生的婴儿做过观察,发现出生刚刚42分钟的婴儿就出现了模仿成人的动作,当成人吐舌头时,他也会跟着吐舌头。由此可见,言传不如身教。

现在很多父母都在用错误的方式要求正确的结果,他们知道不能让孩子过多玩手机,但自己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手机,跟孩子交流说话时,眼睛还不停地看手机,手上不停地摆弄手机,根本做不到全神贯注跟孩子交流。还有当孩子找你交流时,我们经常会说的话是:“稍等一下,我发完这个信息。”这句无心的话,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他没有电话里头的人重要。也许,你并不认可这个说法,你对孩子的感受无法感同身受。那么请回忆一下,你在实际生活中是不是有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去自助餐厅吃饭,正在跟服务员交流,你手上的优惠卷怎么用?突然,电话想了,服务员想都没想就接起来电话,开始答复电话里面的提问。此时,你是不是感觉非常不舒服,感觉到不被尊重?你的感受就是孩子的感受,我们习惯性忽视面对面交流的人,却去重视那个虚拟世界里的人。

想要孩子放下手机,那么,家长首先放下手机。当你开始阅读,开始运动,开始规律的睡眠,又怎么愁孩子做不到呢?

书中,作者提供了很多技巧和方法,比如,创办一个“数字安息日”,在这一天,家人们都不用手机,专注和家人交流,不要受到外面世界的干扰。

作者讲到,她刚结婚时,和爱人约定在第一个月,完全不开电视,在家里就认真享受和爱人相处的时光。一个月后,当他们再开电视时,却发现电视是个呱噪的家伙。当你开始限制家庭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你会发现,你们之间的交流更加充实。

有家长会有这样的担忧,觉得如果强制孩子不接触电子设备,周围同学们都在玩,孩子会不会不合群?孩子会不会跟不上这个时代发展?

这样担忧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科学家研究表明,家长的担忧属于“认知失流”,也就是错误的认知。他们低估了电子游戏对孩子的伤害,混淆了电子游戏中交流和实际的人际交往能力完全是不同的两码事。人际交往能力中的沟通,理解,共情,同情心等能力是需要在面对面交流中锻炼和提升的。电子游戏中的交往完全不具备这种锻炼场景,相反,长期沉迷电子设备,不但不会让孩子学会合群,反而会对孩子成年后人际交往有非常坏的影响,孩子不会去和人正常交往。

另外,科学家也做了实验,对于那些小时候很少使用电子设备,他们是不是会跟不上那些经常使用电子设备的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现实,只需要五个小时的时差,这些孩子们使用电子设备的能力就跟上了经常使用电子设备的学生。所以,家长有这样的担忧也是完全没必要的。

当你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时,你的家就像山上的城,不仅可以照亮孩子的一生,也照亮你的一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乔布斯发明了iPad,为啥他不让自己的孩子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ig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