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前二日作
宋·陆游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素人戏读:
1. 晨起披衣出草堂
晨起:清晨起床。
披衣:披上衣服。
草堂:诗人的住所,通常指简陋的房屋。
清晨起床,披上衣服走出草堂。
2. 轩窗已自喜微凉
轩窗:带有栏杆的窗户。
已自:已经。
微凉:微微的凉意。
走出草堂时,诗人发现窗外的微风已经带来了一丝凉意,这让他感到欣喜。
3. 余春只有二三日
余春:剩下的春天。
二三日:两三天。
诗人意识到,春天只剩下最后两三天了。
4. 烂醉恨无千百场
烂醉:大醉。
恨无:遗憾没有。
千百场:形容次数很多。
诗人感叹春天如此短暂,遗憾没有机会再大醉千百场。这里通过“烂醉”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不舍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5. 芳草自随征路远
芳草:香草,这里泛指野草。
征路:远行的道路。
野草沿着远行的道路一直延伸到远方。
6. 游丝不及客愁长
游丝:飘荡的蛛丝,常用来比喻游子的漂泊无依。
客愁:旅居他乡的愁绪。
飘荡的蛛丝都比不上诗人内心的愁绪那么长。
7. 残红一片无寻处
残红:凋谢的花朵。
无寻处:找不到的地方。
春天的花朵已经凋谢,一片残红都找不到踪迹。
8. 分付年华与蜜房
分付:交给,托付。
年华:时光,岁月。
蜜房:蜂房,这里指蜜蜂采蜜的地方。
诗人将对时光的感慨寄托在蜜蜂采蜜的蜂房上。蜜蜂忙碌地采蜜,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的循环,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敬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