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常听到一个词叫内卷,在低层次竞争中,通过内卷得到看似不太差的结果,放到高层次竞争中可能会输得很惨。
有人可能会觉得,卷的人,相比不卷的人,不总是有点优势或者说收益么,其实不然,我们不能只考虑收益,不考虑成本。如果成本过高,则应该适可而止,这些成本包括时间、精力、以及长期影响。
同时我们需要明白即使只有我们自己卷,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我们周围人不卷,我们的收益也不是无限增加的。
站在更高维度上看到内卷的危害:
第一, 试想一下,假如你的孩子具有先天优势,比如有某项突出天赋,或家庭资源优越,即使不上好大学,前途也无忧,那么你还会让孩子在考试分数上内卷吗
答案可能是不会,你估计会着重孩子其他长期能力的培养,因为这些能力可能影响他的长远发展。
第二, 你看到今天内卷出来所谓不算太差的结果,在未来可能都一样,也就是说无论怎么卷,未来的收入水平大概就是五六千,你看到这个结果内卷的动力就降低了。
把内卷行为放到更大的空间去看,或者是拉开时间的维度,你只要把范围放大了,才会发现很多时候,没必要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无止境地内卷。
比如在孩子的培养上,先让他取得智力水平能达到的成绩,剩下的精力,可以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发展其他优势,以免他成年之后,进入到一个更大的空间中去竞争时,处于劣势地位。
很多二代,包括官二代,富二代和学二代,成年后表现出的优势,不完全是因为他们的聪明和条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从小看到是更真实的世界。一些普通孩子,看到的是被他们的老师、学校、甚至不明事理的家长虚构出来的世界,好像只要一直卷成绩,就能永远保持优势。
整理自《吴军来信》










网友评论